客服服务
收藏本站
手机版
题目
【单选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为商品流通企业,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该公司2002年年初存货的账面余额中包含甲产品

1 200件,其实际成本为36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30万元。2002年该公司未发生任何与甲产品有关的进货,甲产品当期售出400件。2002年12月31日,该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0.26万元,预计销售每件甲产品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00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2002年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 6

B: 16

C: 26

D: 36

答案解析

【解析】

2002年末剩余存货的成本为360×800/1200=240万元;

剩余存货可变现净值为(0.26-0.005)×800=204万元;

“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240-204=36万元;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余额=30-30/1 200×400=20万元;

2002年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6-20=16万元。

【提示】本题易错选A选项,是忽略了出售的400件部分需要结转存货跌价准备。

期初存货跌价准备为30,但当期出售了存货,要按出售部分结转存货跌价准备,结转的金额=30×400/1 200=10万元,所以期末前的存货跌价准备变为20万元,因此计提的跌价准备是36-20=16万元,而并非6万元。


答案选 B

有疑问?
求助专家解答吧。
添加老师咨询
下载会计APP
相关题目
1、【2003·单选题】某股份有限公司为商品流通企业,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该公司2002年年初存货的账面余额中包含甲产品1200件,其实际成本为36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30万元。2002年该公司未发生任何与甲产品有关的进货,甲产品当期售出400件。2002年12月31日,该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0.26万元,预计销售每件甲产品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00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2002年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2、 美国沃尔玛连锁店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它之所以这样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在采购、存货、销售和运输等各个商品流通环节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使其流通成本降至行业最低,商品价格保持在最低价格线上,然后利用成本优势打开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最终赢得同等市场条件下的超平均利润,根据以上资料判断,沃尔玛采取的战略为( )。 3、 美国沃尔玛连锁店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它之所以这样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在采购、存货、销售和运输等各个商品流通环节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使其流通成本降至行业最低,商品价格保持在最低价格线上,然后利用成本优势打开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最终赢得同等市场条件下的超平均利润,根据以上资料判断,沃尔玛采取的战略为( )。 4、甲公司为上市公司,经股东大会批准与其高管人员签订股份支付协议,采用授予职工限制性股票的形式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协议约定:2×16年1月1日,公司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向2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500股自身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授予价格为每股7元。当日,200名管理人员全部出资认购,总认购款为70万元。甲公司履行了相关增资手续。甲公司估计该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 激励计划规定,这些管理人员从2×16年1月1日起在甲公司连续服务满3年的,所授予股票将于2×19年1月1日全部解锁;期间离职的,甲公司将按照原授予价格每股7元回购。2x16年1月1日至2x19年1月1日期间,所授予股票不得上市流通货转让,激励对象因获授限制性股票而取得的现金股利由公司代管,作为应付股利在解锁时向激励对象支付,对于未能解锁的限制性股票,公司在回购股票时应扣除激励对象已享有的该部分现金分红。 2×16年度年末有5名管理人员离职,甲公司估计3年中离职的管理人员合计为10名,当年宣告每股分配现金股利0.5元。假定甲公司2×16年度实现净利润为500万元,2×16年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00万股。假定甲公司2x16年当期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25元。甲公司2×16年稀释每股收益为( )元/股。 5、甲公司为上市公司,经股东大会批准与其高管人员签订股份支付协议,采用授予职工限制性股票的形式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协议约定:2×16年1月1日,公司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向2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500股自身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授予价格为每股7元。当日,200名管理人员全部出资认购,总认购款为70万元。甲公司履行了相关增资手续。甲公司估计该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 激励计划规定,这些管理人员从2×16年1月1日起在甲公司连续服务满3年的,所授予股票将于2×19年1月1日全部解锁;期间离职的,甲公司将按照原授予价格每股7元回购。2x16年1月1日至2x19年1月1日期间,所授予股票不得上市流通货转让,激励对象因获授限制性股票而取得的现金股利由公司代管,作为应付股利在解锁时向激励对象支付,对于未能解锁的限制性股票,公司在回购股票时应扣除激励对象已享有的该部分现金分红。 2×16年度年末有5名管理人员离职,甲公司估计3年中离职的管理人员合计为10名,当年宣告每股分配现金股利0.5元。假定甲公司2×16年度实现净利润为500万元,2×16年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00万股。假定甲公司2x16年当期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25元。甲公司2×16年稀释每股收益为多少元/股。为每股25元。甲公司2×16年稀释每股收益为多少元/股。 (       ) 6、甲公司系2008年12月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当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计能够在未来期间转回。甲公司每年末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1)甲公司2008年12月购入生产设备W,原价为8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9年末,甲公司对该项设备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6300万元。2010年末,甲公司对该项设备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仍为6300万元。上述减值测试后,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等均保持不变。甲公司对该项固定资产采用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一致。(2)甲公司2009年7月购入S专利权,实际成本为2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与税法规定相同)。2009年末,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1440万元。2010年末,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1800万元。(3)甲公司于2009年末对某项管理用固定资产H进行减值测试,其可收回金额为40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该固定资产的原价为5700万元,已提折旧950万元,原预计使用年限6年,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但甲公司2009年末仅对该固定资产计提了45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甲公司2010年年初发现该差错并予以更正。假定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采用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一致。(4)2010年末,甲公司存货总成本为1800万元,账面价值与总成本相一致,其中:完工乙产品为1000台,单位成本为1万元;库存原材料总成本为800万元。完工乙产品中有800台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2010年末,该公司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确定的每台销售价格为1.2万元,其余乙产品每台销售价格为0.8万元;估计销售每台乙产品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0.1万元。由于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市场需求变化较大,甲公司计划自2011年1月起生产性能更好的丙产品,因此,甲公司拟将库存原材料全部出售。经过合理估计,该库存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总额为800万元,有关销售费用和税金总额为30万元。(5)甲公司2010年度实现利润总额7050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为50万元;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230万元,按税法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为80万元。假设除上述事项外,甲公司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根据以上资料,回答各题:2010年度甲公司对生产设备W应计提的折旧额是(  )万元。 7、甲公司系2008年12月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当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计能够在未来期间转回。甲公司每年末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1)甲公司2008年12月购入生产设备W,原价为8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9年末,甲公司对该项设备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6300万元。2010年末,甲公司对该项设备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仍为6300万元。上述减值测试后,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等均保持不变。甲公司对该项固定资产采用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一致。(2)甲公司2009年7月购入S专利权,实际成本为2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与税法规定相同)。2009年末,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1440万元。2010年末,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1800万元。(3)甲公司于2009年末对某项管理用固定资产H进行减值测试,其可收回金额为40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该固定资产的原价为5700万元,已提折旧950万元,原预计使用年限6年,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但甲公司2009年末仅对该固定资产计提了45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甲公司2010年年初发现该差错并予以更正。假定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采用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一致。(4)2010年末,甲公司存货总成本为1800万元,账面价值与总成本相一致,其中:完工乙产品为1000台,单位成本为1万元;库存原材料总成本为800万元。完工乙产品中有800台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2010年末,该公司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确定的每台销售价格为1.2万元,其余乙产品每台销售价格为0.8万元;估计销售每台乙产品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0.1万元。由于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市场需求变化较大,甲公司计划自2011年1月起生产性能更好的丙产品,因此,甲公司拟将库存原材料全部出售。经过合理估计,该库存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总额为800万元,有关销售费用和税金总额为30万元。(5)甲公司2010年度实现利润总额7050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为50万元;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230万元,按税法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为80万元。假设除上述事项外,甲公司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根据以上资料,回答各题:2010年度甲公司对生产设备W应计提的折旧额是(  )万元。 8、甲公司为上市公司,经股东大会批准与其高管人员签订股份支付协议,采用授予职工限制性股票的形式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协议约定:2×16年1月1日,公司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向2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500股自身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授予价格为每股7元。当日,200名管理人员全部出资认购,总认购款为70万元。甲公司履行了相关增资手续。甲公司估计该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 激励计划规定,这些管理人员从2×16年1月1日起在甲公司连续服务满3年的,所授予股票将于2×19年1月1日全部解锁;期间离职的,甲公司将按照原授予价格每股7元回购。2x16年1月1日至2x19年1月1日期间,所授予股票不得上市流通货转让,激励对象因获授限制性股票而取得的现金股利由公司代管,作为应付股利在解锁时向激励对象支付,对于未能解锁的限制性股票,公司在回购股票时应扣除激励对象已享有的该部分现金分红。 2×16年度年末有5名管理人员离职,甲公司估计3年中离职的管理人员合计为10名,当年宣告每股分配现金股利0.5元。假定甲公司2×16年度实现净利润为500万元,2×16年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00万股。假定甲公司2x16年当期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25元。甲公司2×16年稀释每股收益为(    )元/股。 9、甲公司为上市公司,经股东大会批准与其高管人员签订股份支付协议,采用授予职工限制性股票的形式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协议约定:2×16年1月1日,公司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向2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500股自身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授予价格为每股7元。当日,200名管理人员全部出资认购,总认购款为70万元。甲公司履行了相关增资手续。甲公司估计该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 激励计划规定,这些管理人员从2×16年1月1日起在甲公司连续服务满3年的,所授予股票将于2×19年1月1日全部解锁;期间离职的,甲公司将按照原授予价格每股7元回购。2x16年1月1日至2x19年1月1日期间,所授予股票不得上市流通货转让,激励对象因获授限制性股票而取得的现金股利由公司代管,作为应付股利在解锁时向激励对象支付,对于未能解锁的限制性股票,公司在回购股票时应扣除激励对象已享有的该部分现金分红。 2×16年度年末有5名管理人员离职,甲公司估计3年中离职的管理人员合计为10名,当年宣告每股分配现金股利0.5元。假定甲公司2×16年度实现净利润为500万元,2×16年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00万股。假定甲公司2x16年当期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25元。甲公司2×16年稀释每股收益为多少元/股。为每股25元。甲公司2×16年稀释每股收益为多少元/股。 (       ) 10、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20×2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8 000万元,当年6月20日,甲公司将成本为600万元的商品以1 0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公司,乙公司将其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并于当月投入使用,预计使用10年,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在其20×2年度的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对乙公司投资的投资收益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