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服务
收藏本站
手机版
题目
【多选题】

企业确定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交易价格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


A: 可变对价

B: 合同中存在的重大融资成分

C: 非现金对价

D: 应付客户对价

答案解析

答案选 ABCD

有疑问?
求助专家解答吧。
添加老师咨询
下载会计APP
相关题目
1、2×20年7月1日,甲公司与客户签订一项合同,向其销售H、K两件商品,合同交易价格为5万元, H、K两件商品的单独售价分别为1.2万元和4.8万元。合同约定,H商品于合同开始日交付, K商品在7月10日交付,当两件商品全部交付之后,甲公司才有权收取全部货款;交付H商品和K商品分别构成单项履约义务,控制权分别在交付时转移给客户。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甲公司在交付H商品时应确认( )。 2、【2020】2×20年7月1日,甲公司与客户签订一项合同,向其销售H、K两件商品,合同交易价格为5万元,H、K两件商品的单独售价分别为1.2万元和4.8万元。合同约定,H商品于合同开始日交付,K商品在7月10日交付,当两件商品全部交付之后,甲公司才有权收取全部货款;交付H商品和K商品分别构成单项履约义务,控制权分别在交付时转移给客户。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甲公司在交付H商品时应确认(  )。 3、【1702313】2×20年1月1日,甲公司与客户乙公司签订合同,在一年内以固定单价100元向乙公司交付120件标准配件。甲公司以往的习惯做法表明,在该商品出现瑕疵时,将根据商品的具体瑕疵情况给予客户价格折让,企业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认为会向客户提供一定的价格折让。合同开始日,甲公司估计将提供300元价格折让。2×20年1月3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60件配件,假定乙公司已取得60件配件的控制权。2×20年1月31日,为了维系客户关系,甲公司按以往的习惯做法主动提出对合同中120件配件给予每件3元的价格折让,共计360元,该折让符合甲公司以往的习惯做法,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下正确的有( )。 4、甲公司与客户乙公司签订合同,在2×21年内以固定单价20万元向乙公司交付120件产品,无折扣、折让等金额可变条款,且根据甲公司的政策不会提供价格折让等可能导致对价金额可变的安排。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60件产品后,市场新出现一款竞争产品,单价为每件13万元。为了维系客户关系,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协议,将剩余60件产品的价格降为每件12.5万元,已转让的60件产品与未转让的60件产品可明确区分。假定不考虑亏损合同等其他因素。对于上述事项,甲公司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 5、甲公司与客户乙公司签订合同,在2×21年内以固定单价20万元向乙公司交付120件产品,无折扣、折让等金额可变条款,且根据甲公司的政策不会提供价格折让等可能导致对价金额可变的安排。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60件产品后,市场新出现一款竞争产品,单价为每件13万元。为了维系客户关系,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协议,将剩余60件产品的价格降为每件12.5万元,已转让的60件产品与未转让的60件产品可明确区分。假定不考虑亏损合同等其他因素。对于上述事项,甲公司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 6、企业定期单独出售产品A、B、C和D,能确定部分产品单独售价为:A产品40万元、B产品55万元、C产品45万元,企业向不同客户出售产品D的价格差异范围较大(从15万元至45万元不等),此外企业定期以60万元的价格将产品B和C一同出售。企业与客户订立一项合同,以120万元的价格出售产品A、B、C和D,企业将在不同时点履行针对每项产品的履约义务。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7、2×20年1月1日,企业与客户订立一项出售资产的合同。对资产的控制将于两年后转移给客户。合同包括两种可供选择的付款方式:在两年后当客户获得对资产的控制时支付449.44万元,或在合同签订时支付400万元。客户选择在合同签订时支付400万元,已知年折现率是6%。上述价格均不包含增值税,且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8、企业定期单独出售产品A、B和C,能确定其单独售价为:A产品40万元、B产品55万元、C产品45万元。此外,企业定期以60万元的价格将产品B和C一同出售。企业与客户订立一项合同,以100万元的价格出售产品A、B和C,企业将在不同时点履行针对每项产品的履约义务。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9、甲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转让A产品100件,合同固定对价为500万元,每件商品5万元,除此之外,甲公司为取得客户研发的B产品,在合同开始日向其支付对价100万元,A产品与B产品都是可明确区分商品,B产品的单独售价为80万元。合同开始日,甲公司向客户转让了50件A产品。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关于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 10、在判断企业向客户转让特定商品之前是否已经拥有对该商品的控制权时,应当考虑因素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