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服务
收藏本站
手机版
题目
【单选题】

甲工厂生产联产品X和Y,9月产量分别为690件和1 000件,分离点前发生联合成本4万元,分离点后分别发生深加工成本1万元和1.8万元,X、Y的最终销售总价分别为97万元和145.8万元。根据可变现净值,X、Y总加工成本分别是( )。


A: 2.6万元和4.2万元

B: 1.2万元和2.8万元

C: 1.6万元和2.4万元

D: 2.2万元和4.6万元

答案解析

图片.png

答案选 A

有疑问?
求助专家解答吧。
添加老师咨询
下载会计APP
相关题目
1、【2019·单选题】甲工厂生产联产品X和Y,9月份产量分别为690件与1000件,分离点前发生联合成本4万元,分离点后发生深加工成本1万元和1.8万元,X产品、Y产品的最终售价分别为97万元和145.8万元。采用可变现净值法分配联合成本,X、Y总加工成本分别是( )。 2、甲工厂生产联产品X和Y,9月产量分别为690件与1000件,分离点前发生联合成本40000元,分离点后分别发生深加工成本10000元和18000元,X、Y的最终销售总价分别为970000元和1458000万元,根据可变现净值,X、Y总加工成本分别是( )。 3、【1302635】甲工厂生产联产品X和Y,9月份产量分别为690件和1000件。分离点前发生联合成本40000元,分离点后分别发生深加工成本10000元和18000元,X和Y的最终售价总额分别为970000元和1458000元。按照可变现净值法,下列选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4、甲工厂生产联产品X和Y,9月产量分别为690件和1 000件,分离点前发生联合成本4万元,分离点后分别发生深加工成本1万元和1.8万元,X、Y的最终销售总价分别为97万元和145.8万元。根据可变现净值,X、Y总加工成本分别是(    )。 5、甲工厂生产联产品X和Y,9月份产量分别为690件和1000件。分离点前发生联合成本40000元,分离点后分别发生深加工成本10000元和18000元,X和Y的最终销售总价分别为970000元和1458000元。按照可变现净值法,X和Y的总加工成本分别是(  )。 6、甲公司生产某种产品,需2道工序加工完成,公司不分步计算产品成本。该产品的定额工时为100小时,其中第1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20小时,第2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80小时。月末盘点时,第1道工序的在产品数量为100件,第2道工序的在产品数量为200件。如果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均按50%计算,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  )件。(2014年) 7、【0201317】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先进先出法计量A产品的发出成本。2×19年年初,甲库存250件A产品的账面余额是2500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6月1日购入A产品100件,成本1200万元(不含增值税),运杂费25万元,保险费1万元,1月31日、6月6日、11月12日分别发出A产品200件、80件和50件。甲公司2×19年12月31日库存A产品的成本为( )万元。 8、甲公司只生产乙产品,2015年12月初在产品数量为零,12月份共投入原材料50000元,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共计30000元,乙产品需要经过两道加工工序,工时定额为2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12小时,第二道工序8小时,原材料在产品生产时陆续投入。12 月末乙产品完工330件,在产品150件,其中第一道工序100件,第二道工序50件。甲 公司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生产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百分比均为 50%。则甲公司2015年12月份完工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是(  )元/件。 9、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的外购动力消耗定额分别为4工时和6.5工时。6 月份生产A产品500件,B产品400件,共支付动力费11 040元。该企业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动力费,当月A产品应分配的动力费为( )元。 10、【0201418】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量A产品的发出成本。2×19年年初,甲库存250件A产品的账面余额是2500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6月1日购入A产品100件,成本950万元(不含增值税),运杂费45万元,保险费5万元,1月31日、6月6日、11月12日分别发出A产品200件、80件和50件。甲公司2×19年12月31日库存A产品的成本为(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