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考生考完中级经济师后,常忽略继续教育对职称评定的影响。尤其在江苏,部分单位会将继续教育学时作为岗位晋升的硬性要求。如果你正面临“如何完成继续教育”“哪些渠道靠谱”等问题,这篇文章将为你梳理官方认可的三大学习途径,避免走弯路。
根据《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中级经济师在取得职称后,需在每年度完成不少于90学时的继续教育,其中公需课30学时、专业课60学时。学时要求可通过以下方式完成:
线上课程:登录“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上办事服务大厅”,选择“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板块,自主选课学习。
线下培训:关注省市级人社部门公布的培训机构名单(如南京大学、苏州人社培训中心等),参加面授课程。
单位内部培训:部分国企或大型企业会组织内部讲座,需提前向HR确认是否计入继续教育学时。
注意:2025年起,江苏省启用新版继续教育系统,所有学时需在12月31日前完成登记,逾期将影响次年职称评审。
优势:课程权威,涵盖公需课(如法律法规、政策解读)与专业课(如经济数据分析、财税改革),支持学时实时查询。
操作指南:
① 注册账号并绑定身份证;
② 选择“中级经济师”专业方向;
③ 完成课程后在线打印学时证明。
适用人群:偏好系统性学习、需提升专业深度的学员。
课程亮点: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研究》《绿色金融实践》等特色课程;
线下讲座+线上录播结合,灵活安排时间;
学时直接对接江苏省人社系统,无需重复登记。
报名方式:关注“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公众号,每季度开放报名通道。
优势:紧贴实务需求,适合从事企业经济管理、政策研究的考生。
推荐课程:
《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经济策略》(2025年新课);
《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实务》(含案例分析)。
学时认定:完成培训后,由学会开具学时证明,登录江苏人社网上传审核。
警惕“假机构”:部分培训机构以“包过”“代学”为噱头收费,建议通过“江苏省人社厅官网-政务服务-培训备案”查询机构资质。
学时计算误区:
公需课:每年固定30学时,不可跨年累计;
专业课:超出60学时的部分可顺延至次年,但不可提前预存。
特殊人群注意:
企业外派人员:需提供社保缴纳地证明,方可在驻地参加继续教育;
自由职业者:建议优先选择线上课程,避免因地域限制错过学习。
江苏中级经济师继续教育需以“官方渠道优先”为原则,结合自身需求选择学习方式。2025年重点关注“数字化转型”“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课程,既能满足学时要求,又能提升职场竞争力。建议每月底登录江苏人社系统查询学时进度,避免临近截止日期手忙脚乱。如遇政策变动,可直接咨询当地人社局热线获取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