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服务
收藏本站
手机版
题目
【单选题】

2021年年末,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宏观审慎政策指引(试行)》,我国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正式确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不包括( )。

A: 宏观审慎政策目标

B: 政策工具

C: 风险预警

D: 传导机制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宏观审慎政策指引(试行)》明确,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包括宏观审慎政策目标、风险评估、政策工具、传导机制与治理机制等,是确保宏观审慎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机制。

答案选 C

有疑问?
求助专家解答吧。
添加老师咨询
下载会计APP
相关题目
1、历经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后,2021年年末,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宏观审慎政策指引(试行)》,我国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正式确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包括()。 2、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MPA),在MPA考核中增设()。 3、自2016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 MPA从七大方面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多维度的引导,包括( )。 4、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暴露了巴塞尔协议Ⅱ的诸多不足,引发各界对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反思,在此背景下,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12月发布巴塞尔协议Ⅲ,提出宏观审慎监管理念,提高资本水平和资本质量要求,引入两个流动性监管指标。2017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巴塞尔协议Ⅲ:危机后改革的最终方案》,核心是重新构造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框架,标志着已完成资本充足率监管三个基本要素(资本工具合格标准、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改革进程,后危机时期的资本监管国际规则改革尘埃落定。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0年版巴塞尔协议Ⅲ引入的流动性监管指标是()。 5、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暴露了巴塞尔协议Ⅱ的诸多不足,引发各界对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反思,在此背景下,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12月发布巴塞尔协议Ⅲ,提出宏观审慎监管理念,提高资本水平和资本质量要求,引入两个流动性监管指标。2017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巴塞尔协议Ⅲ:危机后改革的最终方案》,核心是重新构造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框架,标志着已完成资本充足率监管三个基本要素(资本工具合格标准、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改革进程,后危机时期的资本监管国际规则改革尘埃落定。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巴塞尔协议Ⅱ提出的三大支柱包括()。 6、2016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联合发布《有效宏观审慎政策要素:国际经验与教训》报告,将宏观审慎政策概括为()。 7、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暴露了巴塞尔协议Ⅱ的诸多不足,引发各界对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反思,在此背景下,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12月发布巴塞尔协议Ⅲ,提出宏观审慎监管理念,提高资本水平和资本质量要求,引入两个流动性监管指标。2017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巴塞尔协议Ⅲ:危机后改革的最终方案》,核心是重新构造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框架,标志着已完成资本充足率监管三个基本要素(资本工具合格标准、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改革进程,后危机时期的资本监管国际规则改革尘埃落定。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关于2010年版巴塞尔协议Ⅲ界定的监管资本及其数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8、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暴露了巴塞尔协议Ⅱ的诸多不足,引发各界对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反思,在此背景下,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12月发布巴塞尔协议Ⅲ,提出宏观审慎监管理念,提高资本水平和资本质量要求,引入两个流动性监管指标。2017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巴塞尔协议Ⅲ:危机后改革的最终方案》,核心是重新构造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框架,标志着已完成资本充足率监管三个基本要素(资本工具合格标准、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改革进程,后危机时期的资本监管国际规则改革尘埃落定。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巴塞尔协议Ⅲ:危机后改革的最终方案》提出了关于资本监管改革的新内容,属于该内容的是()。 9、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强化金融运行宏观审慎管理,体现了中央银行的()职能。 10、从201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呈现逐月逐季加快趋势,2010年和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3.3%和5.4%,为实现当年宏观经济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和稳健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主要价格指数也呈现出回落走势,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 93.从我国多年来的金融宏观调控实践和2010年以来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