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服务
收藏本站
手机版
题目
【单选题】

中央银行从事公开市场操作的目的在于()。

A: 盈利

B: 增加资产

C: 减少资产

D: 调节货币供应量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与金融调控。中央银行从事公开市场操作的目的在于调节货币供应量。

答案选 D

有疑问?
求助专家解答吧。
添加老师咨询
下载会计APP
相关题目
1、公开市场操作作为中央银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缺点在于()。 2、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实施的主要货币政策操作如下:1、累计发行央行票据1.43万亿元,开展短期正回购操作8930亿元。2、经过2009年一年多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在货币信贷快速增长背景下,2010年1月18日和2月25日,分别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3、对商业承兑汇票、涉农票据、县域企业及中小金融机构签发、承兑、持有的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期末再贴现余额263亿元,同比增加257亿元。从投向看,再贴现总量中涉农票据占19%,中小企业签发的票据占63%,较好发挥了支持扩大“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在2010年第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操作中,属于公开市场业务的是( )。 3、某日,中国人民银行买入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800亿元,并购回100亿元商业银行持有的到期央行票据。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8%,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2%,现金比率为5%。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关于此次货币政策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4、以下不属于公开市场操作优点的是()。 5、中国人民银行在某一时期采取以下货币政策措施:买入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300亿元;购回400亿元商业银行持有的到期央行票据。假定此时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3%,现金漏损率为5%。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关于此次货币政策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有()。 6、中国人民银行在某一时期采取以下货币政策措施:(1)买入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300亿元;(2)购回400亿元商业银行持有的到期中央银行票据。假定此时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2%,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3%,现金漏损率为5%。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关于此次货币政策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有()。 7、2018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对冲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当日有5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满足市场对资金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700亿7天期、200亿14天期、1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55%、2.70%、2.85%;同时,为弥补银行体系的中期流动性缺口,当日,中国人民银行还开展了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开展的逆回购操作属于()。 8、2019年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对冲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当日有500亿元中央银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满足市场对资金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800亿元7天期、300亿元14天期、2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39%、2.59%、2.68%;同时,为保障春节前现金投放的集中性需求,当日中国人民银行还开展了1000亿元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此次中国人民银行开展的逆回购操作属于()。 9、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大了宏观金融调控的力度,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①运用公开市场操作,2017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07万亿元,其中对商业银行定向发行的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5550亿元;②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年内共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0次;③年内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是()。 10、在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与存款准备金政策相比,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之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