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权限是国家为了保障审计机关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而赋予的法定权力,是行政监督权的具体体现。审计权限具有广泛性和完整性,其中广泛性指审计机关所享有的审计权限内容非常广泛,完整性指审计机关的审计权限贯穿于国家审计监督的全过程。
1、确定内控制度健全性等;2、确定长期投资是否确实存在及恰当披露;3、确定相关业务是否记录完结;4、确定长期投资项目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所有;5、确定计价是否合适;6、确定期末余额填列合规性。
存货成本审计是以存货成本及其存货成本构成要素为对象的存货成本管理审计,其中存货成本指存货所耗费的总成本,是企业为存货所发生的一切支出,主要包括采购成本、定货成本、存储成本、缺货成本等部分。
补贴收入审计指对单位所取得的补贴收入就其合理性及合规性所开展的一项审计活动。补贴收入审计的目标包括:1、确定补贴收入的记录是否完整;2、确定补贴收入的计算是否正确;3、确定补贴收入的披露是否恰当。
补贴收入审计指对单位所取得的补贴收入就其合理性及合规性所开展的一项审计活动,其中补贴收入指被审计单位按规定实际收到的补贴收入或按销量、工作量等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
1、检查内控制度健全性等;2、确定余额真实性;3、确定资产计价合理性;4、确定资产增减变动合法性等;5、验证资产在报表上表达的公允性;6、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7、保护资产安全完整;8、维护财经纪律。
国家审计人员是审计机关中接受国家委托,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并从事审计事务的人员,专指在中央审计机关、地方审计机关和派出审计机构中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在其他行政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审判机关中的工作人员等。
独立审计人员是在社会审计组织中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的执业人员,我国的独立审计人员主要指注册会计师,即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
审计风险检查指注册会计师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序进行审计活动,在审计过程中对未能发现的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实施审查的过程。
审计检查风险是注册会计师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序开展审计活动,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发现的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审计检查风险实质是不受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影响而独立地存在的风险。
公允价值审计指注册会计师开展财务报表审计的过程中,在执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的基础上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定公允价值的确认、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以及披露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规定,并得出相应审计结论的过程。
内部审计绩效是内部审计部门履行其职责在不同层面的有效输出,具体表现为增加企业价值和改善企业运营的程度。设置内部审计绩效的实质在于通过激励约束机制以促进内部审计部门整体绩效的提升,从而实现被审计单位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内部审计沟通是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和组织管理层围绕审计概括、审计依据、审计结论、审计决定及建议等事项进行探讨和交流的过程,内部审计沟通体系主要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社会审计的作用有:1、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2、促使政府转变职能,方便宏观调控;3、有利于维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4、吸引外资,促进对外经济的发展。
社会审计也叫“注册会计师审计”或“独立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独立执业、有偿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的活动。社会审计只有在接受委托时,才能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审计的内容和目的决定于委托人的要求,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
同步审计的目的在于及时查出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失时机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供企业决策者参考,有效地保证企业计划的顺利实施。
同步审计的优点有:1、能有效防止被审计单位在年终突击花钱;2、能有效地监督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3、监督年终清理结转的合规合法性;4、能防止工作人员因业务不熟等原因造成的差错,保障决算准确上报汇总。
扶贫资金审计的特点包括:1、总体性;2、综合性;3、复杂性。有序开展扶贫资金审计工作,综合评价及解决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能保障贫困单位应享有的权利以及完善对扶贫专项资金的管理活动。
扶贫资金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以通用的财经法规为准则以及采取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单位和个人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以及有关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进行监督的审查活动。
反审计行为是被审计单位基于避免审计监督和承担审计法律后果的主观故意而衍生的影响和危害审计工作的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的总称,是被审计单位反审计意识和反审计能力的物化表现。反审计行为具有主观故意性、行为违法性、后果危害性以及可控性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