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识别,对发现的大额可疑交易资金的提取、划转等情况进行分析判断;2、调查,对初步识别的可疑情况进行专门的调查;3、记录,记录洗钱证据并整理分类;4、报告,利用审计方法汇总搜集的信息并撰写会计报告。
大财政审计是以被审计单位的综合财政预算为基础,将财政、税务、国库、各预算执行单位管理的所有财政资金都纳入审计范围并对其进行审查监督的工作,主要包括对同级财政预算执行的审计和对下级财政决算审计。
应交税金审计的目标主要包括:1、确定被审计单位应缴和已缴税金的记录是否完整;2、确定被审计单位应缴税金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3、确定被审计单位应缴税金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商品销售审计是对商业企业各种商品销售活动所开展的审查监督活动,主要审查商业企业对商品投放市场供应政策的执行是否正确、审查商业企业商品出库、运输、交货等手续是否完备以及商业企业的会计核算是否正确等。
社会效益审计是以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由专门的审计机构或人员接受政府、社会团体或者个人的委托,采用科学合理的的方法和手段对被审计单位所履行的各项社会责任所开展的有效审计、审查和监督活动。
数据式审计重大错报风险是电子数据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数据式审计风险包括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公式:数据式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1、被审计单位人员否超编,有无擅自扩大开支范围、虚报冒领等情况;2、被审计单位发放工资是否严格控制在核定的工资基金以内;3、被审计单位发放工资是否按规定日期发放,有无从收入中或备用金中抵支的情况。
专项资金审计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专项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开展的审查监督活动,专项资金审计的方法包括:1、顺藤摸瓜法;2、调查法;3、银行存款核对法;4、分析性复核法。
涉农资金审计的特点在于:1、涉农资金审计审查范围的延伸力度较高;2、涉农资金审计所面临的审计风险较大;3、涉农资金审计所涉及审计领域范围较广且专业性较强。
1、宏观审计目标,指区域环境审计在一定时期的整体性目标,宏观审计目标应当科学把握区域中长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与矛盾;2、微观审计目标,指具体区域环境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微观审计目标应当服从和服务于宏观审计目标。
专项资金审计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专项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开展的审查监督活动。专项资金审计只对被审计单位某项资金的收支活动进行审查,一般不需要涉及被审计单位的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活动。
失业保险基金审计的目标主要包括:1、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失业保险基金的总体规模及相关项目的详细信息;2、审查被审计单位失业保险基金的违纪违规问题及基金管理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
失业保险基金审计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政府部门管理的和社会团体接受政府部门委托管理的失业保险基金财务收支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开展的审查监督活动,是监管失业保险基金的重要手段。
涉外税务审计的目的在于按照国家的税收法律和法规以监控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和扣缴义务的情况,通过查处其税收违法的行为,以加强其税收管理和控制的水平,从而保障税收收入和国家权益的稳定性增长。
电子政务审计工作是重点对与电子政务服务和解决方案有关的服务、管理、法律和审计风险等事项所开展的审查监督活动。方法主要包括:1、访谈法;2、文档检查法;3、分析和质量控制法;4、启发式评估和界面测试法;5、问卷调查方法。
电子政务审计工作是重点对与电子政务服务和解决方案有关的服务、管理、法律和审计风险等事项所开展的审查监督活动,电子政务指政府与公民、企业,以及政府其他机构所进行的在线政府信息交换与提供相关服务的工作。
防火墙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整个防火墙的功能选择、设置参数、管理活动、环境因素以及运行漏洞等事项所开展的全面性的审计监督活动。有利于完善人员管理以及解决防火墙存在的漏洞,保障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的安全性。
初步能源审计的目的在于:1、挖掘出明显的节能潜力以及研究在短期内可以提高能源效率的简单措施,然后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能源管理和维修;2、为在被审计单位内部开展低费用的节能技术改造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材料采购成本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所开展的审计监督活动,主要包括审查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项目是否合规、审查材料采购价格的合理性、审查采购费用的分配比例是否正确以及审查农副产品的采购成本是否合规。
材料成本差异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按计划成本或两种成本的材料核算工作以及月终分配材料成本差异的正确与否所开展的审计监督活动。开展材料成本差异审计工作有利于促进被审计单位材料管理系统的完善,提高被审计单位材料管理业务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