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考试的继续教育需要由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入当地的财政局或者财政厅网站,报名进行学习并考试或者通过向第三方会计培训学校缴纳一定的费用进行继续教育内容的学习。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不少于90学分。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总学分的三分之二。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在全国范围内当年度有效,不得结转以后年度。 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应当自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次年开始参加继续教育,并在规定时间内取得规定学分。不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的次年开始参加继续教育,并在规定时间内取得规定学分。
不同于传统记账凭证,会计分录只是表明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科目与金额,是记账凭证的最简化形式。初学者在编写会计分录时可以参考以下步骤: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哪些账户发生变化。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六大类会计科目: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及利润类。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4.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5.标明正确的金额,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会计分录。 初学者需要注意的是,掌握会计分录不能只靠死记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多做账务处理联系可以加深记忆,并且积累实际经验。
会计做账的一般步骤:1、做账需要按照你的实际业务设置需要的会计科目;2、根据发生的业务(收付款的票据)编制记账凭证;3、根据记账凭证的科目、借贷方向、金额登记明细账,计算各个明细科目的发生额、余额;4、根据账务数据,编制费用分摊,税金计提,工资计提等等转账凭证;(归集成本费用、计算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等)5、登记明细账,计算各个科目的发生额、余额;结转损益科目,计算盈亏。6、把全部的记账凭证按科目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7、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计算总账各个科目的发生额、余额;8、总账与明细账核对一致; 9、按照总账数据和明细账数据,编制会计报表、税务申报表、申报、缴税。
1、单选题《初级会计实务》:单选题可分为计算类、文字描述类与会计分录编制类三种。全面复习是解决这一题型的关键,适当的解题技巧(如:排除法、直觉法)也是考场必备的策略。《经济法基础》:直接考查法律法规的条文,或考查法律法规在简单案例中的实际运用。2、多选题《初级会计实务》:计算类题目在这一题型中占比不大。备考中以文字型概念准备为主。《经济法基础》:考生应在看书与刷题过程中注意总结可出多选题的概念型考点。3、判断题《初级会计实务》:该题型以文字描述类题目为主,考察点以单个知识点为主,主要考查会计概念以及易混知识点的辨别。《经济法基础》:该题型以文字描述类题目为主,主要考查法规概念及其简单应用。考生也应在刷题中总结判断题常见的错误类型,如过度引申、过分绝对等。4、不定项选择题 先审题,再带着问题去看题干,在分析时准确区分无关信息,把握核心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