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政收支款项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所开展的审计工作,开展财政审计工作,有利于促进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改善,增强被审计单位财政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从而提高审计结果的质量。
1、保证国家财经法规得以贯彻执行;2、严厉打击经济领域中的犯罪活动;3、保证企业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4、杜绝企业损失浪费的行为,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5、及时处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财经法纪审计以财经法规和纪律作为审计的依据;2、财经法纪审计具有执法的严肃性和强制性;3、财经法纪审计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4、财经法纪审计是事后突击性审计;5、财经法纪审计没有固定的审计模式。
授权审计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是单方面法律行为;2、实体权力自授权行为之日起便转移到被授权方;3、实施审计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审计方承担;4、行政职权的授出应符合法定程序。
数据式审计的特点有:1、审计对象从账目系统变成了电子数据;2、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扩大;3、审计方法从查账变成了数据分析;4、采用新型的审计技术,比如审计中间表、审计分析模型。
数据式审计以被审计单位的数据库原始数据为切入点,通过对底层数据的采集、转换、整理、分析和验证,形成审计中间表,并且运用多种技术方法构建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趋势、异常和错误,把握总体、突出重点、精确延伸,从而收集审计证据。
审计程序是指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工作的先后顺序。审计程序的作用具体如下:1、有利于保证审计质量;2、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3、有助于提高熟练程度;4、有利于审计工作规范化。
金融创新审计是在金融审计监督下对金融创新产品进行的审计。从微观层面来看,金融创新审计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整改,防范金融产品风险。从宏观层面来看,金融创新审计促使国家金融监管体系更加完善。
工程结算审计是总包、监理、造价咨询单位及建设单位对各承包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资料所开展的审计监督活动。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主要包括:1、逐项审查法;2、标准预算审查法;3、重点审查法。
税务登记审计指审计单位对税务机关就纳税人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所实施的审计监督活动。税务登记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审查单位税务登记的范围、内容、程序、登记变更、登记资料的管理等事项。
税收审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税收审计所涉及的税种具有多样性;2、税收审计所涉及的工作范围具有广泛性;3、税收审计所依据的政策具有高强度性。
金融绩效审计的特征在于:1、金融绩效审计是一种强调对金融机构业务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计工作;2、金融绩效审计是一项对金融机构履行自身职责水平进行审查监督的工作。
金融绩效审计是审计单位要求在审计项目中将真实性、合法性和绩效性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以真实、合法性的审计为基础进一步突出绩效评价内容的审计监督活动。
投资效益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角度对被审计单位发生的基本建设投资活动所取得效果开展的审核、检查和评价的工作。有利于促进政府审计工作的改革创新和监督,提高被审计单位投资项目资源的有效利用。
人员经费审计是对被审计行政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以及离休退休人员费用等开支所开展的审计监督活动,是行政单位行政经费支出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收入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预算收入中其他收入的真实性、合规性所开展的审计监督工作。有利于促进被审计单位其他收入管理系统的完善,提高被审计单位其他收入项目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非现场审计是收集、整理被审计对象业务经营管理的数据和资料,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流程进行分析的远程审计程序。非现场审计的程序包括:1、资料调集;2、资料整理;3、资料分析;4、问题质询;5、审计报告。
预算收入审计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地方政府及财政、税务、海关等职能部门组织征收的预算收入的真实性和执行国家财政政策的合规性所开展的审计监督活动。
企业兼并审计特点:1、企业兼并审计的主体具有多元性;2、企业兼并审计是作为健全审计机构职能的前提;3、企业兼并审计的工作具有双向性;4、企业兼并审计的内容具有综合性;5、企业兼并审计的方法具有多样性。
清洁生产审计也称为清洁生产审核,是审计人员按照一定的程序,对被审计单位正在运行的生产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的审查监督活动,是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一种主要技术方法和工具,也是实施清洁生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