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审计程序有:1、复核无形资产明细表加计数是否准确;2、检查构成内容和计价依据;3、检查无形资产的价值是否证明文件一致等;4、复核计算无形资产摊销正确性等;5、验明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指在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的专职审计机构,主要负责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效益进行审计。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主要适用于审计业务较多的单位。
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1、财务审计;2、经营审计;3、管理审计;4、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是建立于组织内部、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
流动资产审计是对企业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可变现或耗用的资产所进行的审计工作,是企业资产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审计内容可分为货币资金审计、短期投资审计、应收及预付款项审计、存货审计、待摊费用审计等几个方面。
审计事务所,是依法由社会组织成立的从事社会审计工作的组织机构,是依法独立承办审计查证和咨询服务业务的事业单位。审计事务所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社会实行有偿的工作服务,同时遵循自收自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以及依法纳税等规范。
审计期后事项是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发生的以及审计报告日至资产负债表公布日发生的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的事项,主要包括对会计报表有直接影响需调整的事项和对会计报表没有直接影响但应予以披露的事项。
内部审计规范体系是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业务标准和行为准则的总称。内部审计规范体系主要由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组成。建立内部审计规范体系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水平。
库存现金审计是对企业单位现金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以及现金管理制度的遵守情况所进行的审查。库存现金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采取突击的检查方式,清点企业库存现金数,并与现金日记账余额核对,检查现金账实、账账是否相符等。
对于政策性亏损而言,亏损审计的重点在于企业政策性亏损计划制定是否合理、正确,审查政策性亏损计划的执行情况,实际亏损额是否真实,超计划亏损的原因是否合理,以及政策性亏损由国家弥补的手续、凭证是否完备,计算是否正确,有无虚假现象。
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1、客观性;2、普遍性;3、潜在性;4、偶然性;5、可控性。审计风险是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轮换制是从维护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出发,为了促使注册会计师谨慎执业、保证审计质量而严格限定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师对同一企业审计的相关年限证明到期必须予以更换的制度。
审计风险决策模型的用途主要包括:1、协助确定审计结论信誉水平;2、协助编制和评价审计计划;3、协助决定检查风险及收集审计证据的恰当数量;4、协助正确处理风险、成本等项目均衡关系;5、鼓励发挥创新精神。
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行为标准。审计职业道德有助于维护和提高审计行业信誉,促进审计行业健康发展等。
待摊费用审计的内容包括:1、审查待摊费用的发生是否真实、合规;2、分析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是否符合有关规定;3、审查待摊费用各期摊销数额是否准确、合理;4、判断待摊费用的有关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合规。
1、确定有价证券是否真实存在;2、确定有价证券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3、确定增减变动及其收益或损失记录是否完整;4、确定年末余额是否正确;5、确定计价是否正确;6、确定在报表上是否恰当披露。
短期投资审计是为判断企业短期投资的取得、转让、实存及收益情况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合法性所进行的审计工作,意义是保证短期投资的合理性及合法性、保护短期投资信息的安全完整以及促使企业正确进行短期投资的核算。
仓储费用审计的内容包括审查仓储费用支出是否真实合法、审查单位是否遵循仓库保管维护制度、审查费用的账务处理是否准确、审查存货损耗和溢余的账务处理是否合规以及审查存货仓储所适用的方法是否合理。
银行存款审计是审计人员对银行存款及其收付业务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合法性所进行的审查活动,其实质在于通过审查银行存款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等,揭示银行存款收支业务中存在的弊端及保证银行存款存放安全性。
生产费用审计是审计人员对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进行生产活动的耗费和相关会计处理业务所实施的审计活动。生产费用是在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生产耗费。
生产成本审计的程序包括:1、评价生产成本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2、分析生产成本总体的真实性与正确性;3、审查生产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正确性;4、审查生产成本账务处理的合规性与正确性;5、验证生产成本在会计报表上表达的公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