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初级报名已经开始了,预计今年的报考人数将突破500万,创历史新高。
关于初级,作为财会领域的入门角色,其一举一动都是备受财会人关注的。
但是,有很多考生对初级存在各种“误解”,不管你有没有报名,我今天要来泼一盆冷水,建议你看完。
成功的经验各有不同,但失败的教训却是惊人的相似。
如果你在备考初级,且对初会备考存在下面的“误解”,那么建议你立即暂停备考!

盲目考证的,请立即暂停备考初级!
近几年,似乎进入了全民考证时代,人人手里要是没有几本证书,都不敢投简历。
特别是对于财会专业大学生和从业者更是如此,因为从业人数多竞争激烈,不考高含金量的会计证书,基本求职难以迅速突出。
自2020年疫情爆发,更多的财会人选择考证,但是,院长却发现有少部分考生真的是“饥不择食”:
一说考证就抱着“能多考一本就是多赚一本”的态度去考,根本没想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及职业晋升路上需要哪些证书,适用哪些证书;
也没搞懂目前会计证书体系的情况,每本证书的难度、备考成本付出等等。
“有证就考,先报名再说”往往是这部分盲目考证党的原则。
结果往往就是“报名一时爽,备考两行泪,考场都不敢上”,这样的做法除了贡献报名费和给他人当分母之外,毫无意义。
报名初级的考生存在这类情况的非常多,如果你属于这类人,院长强烈建议先暂停备考初级!
因为初级需要你付出的成本超乎想象,如果你盲目硬撑或者一下初级一下中级,可能往往是啥也得不到。
院长给大家伙介绍一下财会证书体系的大致情况,一张图就看懂:

初级会计职称无疑是处于金字塔最基础的角色,处于守门人角色的存在。
初级2大考试科目,从会计实务到经济法,几乎覆盖了一个基层财会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当中需要用到的专业知识。

了解证书体系之后,了解哪本证书要考,然后排出优先级和时间表,然后专注备考。
每年都会收到大量的考生问同一类型问题:“我考下了初级,工资就能到8千/1万……吗?”或者是“听说初级含金量很低,我还要考吗”每个证书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对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都有不一样的作用,这就像有人喜欢用苹果手机,而我觉得小米手机也挺香的,没有优劣之分。所以,高估或低估初级证书都是不合适的,可能导致你备考进行不下去。或者拿下证书之后去求职碰一鼻子灰,结果倒回来说:垃圾初级,根本没用!其实只要心智稍微成熟的小伙伴就心知肚明,求职、升职加薪的决定因素是综合的:证书+能力+经验+资源+年龄+业绩等等,证书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更多的是,初级带给你的是一种“优先条款”,例如在各个应届生岗位招聘时,基本都是通过初级者优先!会计的职业方向其实通俗来说就分四种,做会计的、查会计的、管会计的、研究会计的。“做会计的”,即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披露的狭义上的会计人员,全国大约有1200万人,其中总会计师或“CFO”级别的,全国大约有3万人左右。“查会计的”,包括注册会计师和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资产清算评估人员,全国目前大约有8万名注册会计师以及30万左右的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工商企业会计一般分为四个方面:财务会计、成本和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财务会计岗位:记账人员、会计员、主办会计(主管会计)、会计主管、分部会计主管、总会计师。工作内容:成本、费用的计算,预算的制定和执行,部门业绩的考核等。管理会计岗位:车间记账员、成本会计、预算编制员、预算监督主管、资本预算会计等。工作内容:企业经营资金的筹措,资金运用分析和决策,企业并购和资本运作。财务管理岗位:现金出纳和银行出纳、财务分析员、信用分析经理、风险控制经理、财务部主管、税务会计主管、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工作内容:监督企业资金运用状况,制定和监督内部控制系统,评估企业资本。内部审计岗位:内部审计员、审计项目经理、分部审计专员、审计部经理、内部审计总监(首席审计官 Chief Internal Auditor )工作岗位:企业信息系统维护员、系统保障经理、仓管员、仓储部经理、工会会计、餐厅会计、营业部收银、夜间审计、债款催讨员、债款催讨经理、公共关系、人事管理、文秘等。金融机构会计: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银行、证券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工作岗位:银行会计和财务部门会计人员;信贷部门人员,贷款审核,信用评估,贷款风险分析,信贷跟踪管理等;内部稽核部门人员;其他部门人员,信贷推销人员,营业部门人员,财务分析人员,金融产品开发,理财顾问等。这些单位包括: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等。在这些单位担任的会计工作岗位:会计财务部门会计人员;内部稽核部门人员;其他部门人员,保险精算师,证券市场分析人员,委托理财经理,营业部人员,项目评估专家,保险理赔估价等。代理记账公司的会计岗位:是指由会计人员自主创业成立的代理记账公司或财务公司,一般为小企业服务。(1)上门收取当月原始凭证;制作记账凭证、记账、编制财务报表(现在有通过网络办理的)。(2)按时到税务部门(国、地税)报税,办理与税务部门有关的一切事项。(5)委托方委托的其他工作(如向统计部门报送统计报表等)。除了上述提到的其他做会计的岗位外,会计岗位范围很广,无法一一列示,如:警局里的经济侦探,法庭指定的法务审计,消费者保护机构的价值评估人员,社会福利和慈善机构等。考证最重要的是三件套:方法、坚持和勤奋,其中“方法”是首要。近几年有句话说得好: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很多考生就容易被自己感动,天天勤勤恳恳学习备考,他们评判效果的标准是自我感觉,而不是做题正确率。因为考证就要讲究投产比,一旦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就要及时调整和止损,直到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对于财会的备考无非两件事:看书和做题。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些注会考生在备考的时候会有下面这些“自杀式”备考的现象:例如在看书的时候有的考生总是想走捷径,习惯于投机取巧,平常复习的时候只看重点章节,典型的“投机取巧,只看重点”。虽然根据历年考试情况来看,考点的确集中在某些重点章节,但是只看教材重点内容,院长是不推荐的,建议大家还是以“吃透”教材为主,全面复习。还例如有的考生喜欢死记硬背,虽然初级需要大家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是考生应先把知识理解透彻,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这样才能够在解题时熟练的运用所学知识。除了看书有各种错误的方法,还有做题上也有大堆的错误方法。
做题是可以帮助大家理解教材,强化记忆的,但是前提是做高质量习题,而不是盲目搞题海战术。重复练习已掌握的知识点除了浪费大家宝贵备考时间之外,没有任何意义。习题练习不在多,而在精,最好的是我们能够会做一道题就会做一套题!这就需要我们总结归纳一些做题套路。还有同学热衷于将时间花在搜集上,他们去搜各种备考方法,考试秘笈,考试点睛,绝密考题等等这些看似很牛逼实则大同小异的资料。资料的形式多变,纸质版,电子版,音频版和视频版。种类繁多,千变万化,围起来可绕地球三圈。但是资料搜集来就来了,对资料本身,他们可能会选择看一遍,随意勾画几笔;或者手翻一遍,看几眼;更有甚者,将其束之高阁,到了考前,连封面也没摸过,电脑里的那个文件夹也只负责储存。一位考生曾给院长分享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没有在初级备考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侥幸考过了,那高级别的证书就很难很难了。”前面院长说过,考证最重要的是三件套:方法、坚持和勤奋。现在说坚持,有不少的考生备考初级确实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美其名曰劳逸结合。比如,他们觉得考试简单临阵磨枪就行了、今天外面有点吵不适合复习、朋友生日、亲人问候、电影上映......有太多的借口和诱惑逃避学习。对于这样的考生,院长建议请立即暂停备考,打鱼式备考很难出结果!2个科目总共需要近200小时的有效复习时长,平均每个科目将近100小时,而且请注意是有效复习时长!如果你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备考学习,请扪心自问一下,你得备考到猴年马月才能完成一科的学习?!于是乎,我们也能看到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最后真的没敢上考场,每年初级的各科缺考率都在50%以上,这完全就是因为备考期的准备不足!
其实只要你抛弃打渔划水,现在距离考试还有100天的时间,按照大多数人朝九晚六的工作节奏,每天抽出4个小时的固定时间,1个小时的通勤时间,或者是3个小时的固定时间,2个小时的通勤时间来复习初级完全没有问题。每天5小时,周末10小时,118天就是将近750小时,即使是现在才开始备考,选择难度较低的科目,保二冲三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弃考,别等到别人拿到证书的时候才追悔莫及!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分别从认知到方法到误区等给大家做了复盘梳理。院长在前面的文章中说过,对很多人来说,考初级是他们考证之路的起点,顺利拿证固然重要,但养成良好的备考习惯和方法论更重要,掌握了这些,什么中级、CPA都只是时间问题。今天是12月6日,目前已经开启报名的地区有:北京市、辽宁、吉林、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南、海南、重庆、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距离初级考试仅有5个多月的时间,希望大家能记住自己报名时的激情和冲劲,坚信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