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财政部公布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并面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而在这篇官文中,官方公布两大数据!
经过我们的数据查看,大约得出了2020年中级会计通过率再增长的讯息。官文中同时给出了未来5年中级会计人数规模的总目标,有更多的机会空间,也有不小的竞争压力!快一起来看下吧!
2020年中级考试通过率曝光:
来看看共计有多少考生通过考试?
在该官文总结“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成绩时,明确指出“十三五”期间,具备中级资格的会计人员达到242.02万人!
众所周知,“十三五”时期为2016年至2020 年,也就是说截止到2020年底,拥有中级会计职称的人数为242.02万。
再结合财政部2019年发布的《进一步发挥会计资格考试对职业成长的引领和激励作用》一文,2019年底具备中级资格的为217万人。
经过简单计算可以得出,2020年中级会计职称增长人数为242.02-217=25.02万人。
根据《2020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网络视频考务会议在京召开》一文,2020年中级会计职称报名人数为182.4万人,那么粗略计算,2020年中级会计职称的通过率为25.02÷182.4≈13.717%,相较2019年的13.125%,又有所增长!
近几年公布的数据显示,近些年中级的通过率确实是在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但是也不能盲目的乐观,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通过率将来要下降?
“十四五”时期(2021年至 2025 年)对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有了新要求。
要求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以经济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建立健全分层次、分类型的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体系,持续创新会计人员培养方式方法,持续改进会计人才评价体系和评价手段,持续丰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 推动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全面提升,会计人才结构更加优化、会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与此同时还提出了“十四五”后中级会计职称人员队伍规模需大于300万人的预期目标!这就给了大家更多的机会空间!
不过,机会和竞争压力是并存的!
虽然未来五年中级会计职称人员数量预计增长到300万人以上,但目前已达到242.02万人,只有57.98万,约等于60万的缺口。
按照这样的计算,每年通过的人数在12万左右,这比往年低了不少呀,难道是通过率要下降吗?
并不是,你可要知道,“十三五”时期的中级会计职称计划人数为200万,但过去5年中级会计职称持证人员由168.7万人增长到242.02万人,增长了73.32万人,与计划的200人左右,超出40万人。未来超出多少人呢,还不确定呢!
可见竞争远比所设想的激烈,那么基于报考人数逐年激增,未来5年这57.98万的中级人才缺口是很容易被实现的,因此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大,对考生的要求或将提高。
一面是稳步提高的通过率,一面是不断增长的中级会计职称人才需求,财政部公布的这两大数据已经表明了态度:鼓励各位会计从业人员通过获取更高的会计职称不断提升自己,为会计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竞争压力的存在其实也是遴选更优秀的行业人才的方式。
在备考中级会计职称的同时,拿到的不仅仅是证书,还是在不断的塑造更好的自己,更是实现我们行业价值、履行更高的行业责任的入场券!
复习时间不多,基础内容还没有掌握?不用太担心,职称酱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完整版2021年中级《经济法》必背法条100个,帮你全面梳理经济法的核心考点和习题,看完中级稳了。
2021年中级考试备考 抢先一步 01、中级三科学科内容彼此相关又各成体系 众所周知,《中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财务管理》以及中级会计《经济法》都是作为一名会计师应该学习的专业知识。三个考试科目的内容彼此相关又各成体系! 比如:《中级会计实务》科目中,“财务报告”章节的知识是学习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筹资管理和财务分析与评价”的重要基础; 《财务管理》科目中,“资金时间价值”是学习中级会计实务“金融资产和负债计算摊余成本”的重要基础; 而《经济法》科目中,“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章节知识的学习又直接影响到中级会计实务“所得税会计”和财务管理“纳税管理”的学习。 所以备考期间,各位考生一定要格外留意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章节知识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不要孤立的对待相关内容,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标注重点,归纳总结,结合习题巩固训练,这样才有助于考生们搭建知识点框架,掌握核心内容。 02、切记只听课看书不动笔 还有一部分考生学习期间只看辅导教材、只听课,光学不练,认为只要把基础知识学好,考试通过就没有问题,这种想法也是不可取的。 因为,考生们看书是为了学习知识点,掌握知识脉络,而及时做题是为了巩固所学内容,查漏补缺。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看书和做题结合起来,学完一个小章节后,及时做题完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够发现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哪些内容没有学清楚,然后发现问题,再次回顾书本和辅导课程把问题解决,这样才能打牢基础,提高备考效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