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收益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中未分配给股东的内部积累,由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它相当于企业的"利润蓄水池",既包含有指定用途的资金储备,也包含未明确去向的结余资金。
职场案例:某快消集团2025年财报显示:
全年净利润:3.6亿元
留存收益构成:
法定盈余公积:0.36亿元(按净利润10%提取)
任意盈余公积:0.54亿元(股东会决议追加)
未分配利润:2.7亿元
这组数据揭示:企业将75%的净利润留作发展基金,体现稳健经营策略。
两大核心构成:资金的"明账与暗账"
(一)盈余公积:带锁的"应急保险箱"
某制造业企业操作实例:
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10%强制提取,累计达注册资本50%后停提
任意盈余公积:经股东会决议,2025年额外提取净利润的15%
特殊用途:
0.8亿元用于智能化产线改造
0.3亿元建立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冲基金
风险警示:某科技公司曾违规使用盈余公积发放股利,遭监管部门处罚。
(二)未分配利润:灵活的"战略储备金"
某连锁餐饮集团资金池管理:
用途 | 金额(万元) | 占比 |
---|---|---|
新店拓展储备 | 8,000 | 48% |
数字化系统升级 | 5,000 | 30% |
食品安全保障基金 | 3,000 | 18% |
这组数据展示:未分配利润可定向支持战略项目,但需防范过度沉淀导致的资金低效。 |
会计处理流程:利润的"分流阀门"
(一)利润分配三部曲
某上市公司2025年操作示范:
计提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200万
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800万
贷:盈余公积——法定1,200万
盈余公积——任意800万
股利分配: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5,000万
贷:应付股利5,000万
结转未分配利润:
借:本年利润10,000万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0,000万
(二)特殊情形应对
某建筑集团用盈余公积补亏案例:
补亏金额:2.3亿元(占累计亏损的65%)
会计处理:
借:盈余公积23,000万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23,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