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财会领域含金量最高的证书之一,注册会计师考试每年都吸引数十万考生。2025年考试时间已确定为8月23日-24日,专业阶段需在5年内通过6科,综合阶段则需通过职业能力测试。会计网小编结合中注协最新政策,从科目设置、报考时间到备考策略,为考生梳理关键信息。
一、注册会计师考几门?
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
1.专业阶段包含《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6科;
2.综合阶段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根据历年通过率,科目难度排序为:会计(18.2%)>财管(22.9%)>审计(24.3%)>税法(25.4%)>战略(26.2%)>经济法(27.1%)。
零基础考生建议优先攻克《会计》,因其与审计、税法关联度超60%,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二、2025年注册会计师报考时间如何安排?
2025年注册会计师报名时间为4月8日8:00-4月30日20:00,缴费期为6月16日-30日,逾期未缴费视为弃考。
考试时间较往年缩短1天,专业阶段集中在8月23日-24日,其中《会计》科目部分考区增设两场考试;综合阶段于8月24日全天进行。
考生需注意:报名时需上传白底证件照,应届毕业生需在8月前取得毕业证书方可参考。
三、注册会计师科目如何搭配更高效?
注册会计师科目搭配需结合基础和时间灵活选择:
1.零基础/在职考生:首推“会计+税法”,财税知识互通,日均学习4.5小时,通关率31.7%;
2.进阶组合:“审计+战略+财管”适合逻辑思维强者,三科知识点交叉率达20%,可节省30%备考时间;
3.全职冲刺:一年四科可选“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覆盖核心难点,但需日均7小时以上高强度学习。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会计网注册会计师考试频道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