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作为财会领域的“金字招牌”,其科目设置和备考策略一直是考生关注的焦点,主要考7个科目,其中专业阶段6科是会计、审计、财管、战略、经济法和税法,综合阶段1科是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下面结合会计网小编的备考经验,为大家梳理一份清晰实用的备考指南。
一、注册会计师考哪些科目?
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共涉及7门科目:
1、专业阶段6门:《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2、综合阶段1门:《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备注:专业阶段要求考生在连续5年内通过全部6科,每科均为百分制,60分及格;综合阶段则需在专业阶段通过后,一年内完成两套试卷的考核,总分60分即为合格。
二、注册会计师各科通过率是多少?
根据中注协近年数据,专业阶段单科通过率约为20%-30%,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2024年未出,以2023年为参考)
综合阶段通过率较高(约65%-75%),主要考查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需在备考中强化跨科目思维。
三、注册会计师科目怎么搭配?
合理的科目搭配能显著提升备考效率,以下是会计网小编总结的三大搭配原则及实战方案:
1、关联性优先:串联知识点,事半功倍
会计+税法:会计是税法的基础,如所得税、增值税等章节高度关联,适合零基础考生;审计+会计:审计依赖会计知识,搭配学习可快速掌握“查账”逻辑;财管+战略:财管的计算与战略的分析结合,适合理科思维强的考生。
2、难易均衡:避免“两座大山”同时挑战
两科组合:会计+经济法(一难一易)、财管+战略(难易互补);三科组合:会计+税法+经济法(两难一易,平衡压力)、财管+战略+审计(关联度高,适合全职备考)。
3、时间适配:根据备考周期灵活调整
在职考生:建议每年报考2-3科,如“会计+税法”或“审计+经济法”,利用碎片时间强化记忆;全职备考:可挑战“会计+审计+税法”三科组合,需保证每日6小时以上学习时间。
以上就是【注册会计师考哪些科目?专业6门+综合1门】的全部内容,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会计网CPA考试频道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