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财会领域的“黄金证书”,注册会计师持证人必须重视继续教育这一职业必修课。根据2025年最新规定,无论执业还是非执业会员,继续教育都是维持资格、提升专业能力的关键环节。会计网小编将从定义、要求、执业与非执业差异三大维度,带大家全面了解继续教育政策。
一、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是什么?
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是持证人更新专业知识、提升实务能力的终身学习机制。根据中注协规定,继续教育内容需涵盖职业道德、行业前沿动态、会计准则变化及实务技能等模块,形式包括线上课程、面授培训、学术研究等。
2025年继续教育平台新增“智能学时认证”功能,学员完成学习后系统自动记录学时,无需手动申报,但需注意课程需在中注协指定平台完成。
二、2025年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有哪些硬性要求?
2025年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实行分类管理,执业与非执业会员要求差异显著:
1、执业会员:每两年周期内累计完成80学时(每年不低于30学时),其中面授/直播培训不低于16学时/年,网络课程上限24学时/周期;职业道德课程单独计入学时,每周期不少于4学时。
2、非执业会员:每年完成40学时,投入式培训(如网课、面授)需占24学时以上,产出式活动(发表论文、担任讲师等)不超过16学时;未达标者将影响会员资格年检,连续两年未达标可能被注销证书!
三、执业和非执业注册会计师都要继续教育吗?
必须参加!执业与非执业会员均需完成继续教育,但形式侧重点不同:
1、执业会员:以事务所内部培训、中注协专题研修为主,建议优先选择《上市公司审计实务》《数字化风控》等实务类课程。2025年起,执业会员需额外完成“ESG(环境、社会、治理)审计”必修模块(8学时)。
2、非执业会员:可灵活选择企业财税管理、投融资分析等通用课程,通过“中注协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学习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会计网注册会计师考试频道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