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主要包括:1、线性规划法;2、网络计划技术法;3、回归分析法;4、投入产出法;5、因素分析法;6、量本利分析法;7、价值分析法;8、投资分析法;9、方案比较法。
股票投资审计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购入股票以达到获取收益或控制被投资方经营管理目的的投资行为所开展的审查监督活动。主要审查股票是否为被审计单位真实拥有、是否对股票进行正确计价以及是否正确入账等。
短期借款审计的内容包括:1、审查短期借款期末余额的真实性;2、审查短期借款偿还过程的及时性和合规性;3、审查被审计单位短期借款入账的完整性;4、审查被审计单位短期借款利息计算及其账务处理的准确性。
财政管理审计的特点主要包括:1、财政管理审计的审计内容具有复杂性;2、财政管理审计的审计范围较广且难以通过固定的途径制定审计计划;3、财政管理审计相对于一般审计工作具有较高的审计难度。
1、确保被审计单位电子政务项目中财务收支活动和投资活动的真实性及合法性;2、确保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政务项目取得效益;3、确保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合法与合规、信息资产的健全以及电子数据的安全与完整。
无形资产审计是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无形资产并就其利用处置状况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所开展的审查监督活动,属于经济效益审计。无形资产指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1、核对原材料、产品的处置是否合理;2、确定废弃物的来源并制定有效降低废物产出的对策;3、提高对废弃物处置管理的认知水平;4、发现生产经营中管理不善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5、提高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
账套式审计是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财务系统中导入相关数据后,将其整理并转换为传统意义上的账目系统形式,然后再对该账目系统形式开展审查监督的活动。账套式审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电算化进程。
投资收益审计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投资收益与投资损失的发生及其账务处理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所开展的审查监督活动。投资收益审计有利于促进被审计单位投资收益管理体系的完善,提高被审计单位投资收益信息的透明度。
投入资本审计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投资人投入企业的资本所开展的审查监督活动,包括审查被审计单位资本的筹集等方式是否真实合规,投入资本的会计处理是否合理正确以及出资形式和出资期限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项目。
企业各项负债审计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各项借款的目的、流动资金借款、超额借款、合同借款以及其他专项借款等项目所开展的审计监督活动。有利于促进被审计单位负债管理体系的完善,提升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水平。
财政收支审计的意义:1、有利于加强对各级政府财政收支活动的全面监督;2、协助政府宏观调控工作的有序开展;3、有助于人大常委会对政府财政收支活动的深化管理;4、促进国内审计工作与国际审计工作的同步。
利润分配审计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利润分配工作所开展的审查监督活动,包括审查被审计单位利润的构成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隐瞒上报利润的行为、利润分配的相关比例是否准确以及利润的计算是否正确以及真实。
狭义价格审计的内容包括购价审计、销价审计、成本价审计、造价审计和投资价格审计,而广义价格审计的内容包括人力资源审计、信息资源审计以及各种可以流通的有形和无形资产或负债等项目的审计。
知识资本经营审计是在知识资本经营环境下产生的,为知识资本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审计改进建议的一种新型审计活动,是知识资本经营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应付票据审计的目标在于确定应付票据的发生及偿还记录是否完整、确定应付票据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以及确定应付票据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应付票据审计主要包括对银行承兑汇票的审计和商业承兑汇票的审计。
1、确认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2、租出固定资产是否闲置;3、租金是否合理;4、折旧额是否用以冲减租金收入;5、租入的固定资产是否确定为企业急需;6、改良工程的产权归属是否符合合同规定;7、调拨手续和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1、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工作重心与一般的审计不同;2、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思路与一般的审计存在根本性差异;3、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目标比一般的审计更加明确;4、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方法比一般的审计更先进科学。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是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部门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以评估单位风险管理系统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以及风险管理和处理能力等内容的内部审核活动。
清算审计的类型主要包括:1、合约期满清算审计;2、产业调整清算审计;3、无法持续经营清算审计;4、违法经营清算审计;5、企业兼并清算审计;6、企业破产清算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