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服务
收藏本站
手机版

第一批“躺平”的中级考生后悔了!

发布时间:2021-07-12 责编:高顿中级会计职称
打印
领略了一个又一个元年,2021年我们迎来了“躺平元年”。


拒绝996福报的年轻人们,一边喊着”躺平即正义”,一边主动降低欲望。网上甚至还衍生出了“躺平学”这一独特的亚文化分支。

“躺平学”的纲领还明确的规定,不准攻击成功人士,不准嘲笑讽刺弱小人士。

简单说,就是我可以丧,但是绝对不能影响到别人。

图片

正所谓,外面的世界与我无瓜,纵使天崩地裂,我依然心如止水。

图片

财会人喊着“躺平”的自然也不在少数。

毕竟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月末、季度末还要领略忙成doge的无力感,更别说不按流程报销时莫名平添的工作量。

家长们见罢,一边用“痛心疾首”呼吁年轻人振作起来,一边还不忘搬出鲁迅先生的《风波》,说着“一代不如一代”。

图片

躺平是有条件的!



事实是这样吗?

躺平一时爽,一直躺着可能还会腰疼、腿疼、脖子疼。

说到底,“躺平”只是一部分忙碌的年轻人自我解嘲的方式,大部分年轻人嘴上喊着“躺平”,释放压力后,又会投身于不断的奋斗中。

用我一位做财会朋友的话来说:躺平,是有条件的。

且不说,躺平后会失去物质生产资料,更可怕的是当自己习惯这个节奏后,会发现曾经的一腔热情已经无处可循,这个时候脑海里飘来的可能就只剩下哈姆雷特式的拷问:to be or not to be?

“温水煮青蛙”是对躺平状态最直接的描述,一部分跟着风“躺平”的财会人已经表示后悔了。

图片

“躺平人”的众画像


姓名:小A
年龄:25岁
失业半年
“刚辞职那会儿真的感觉很爽,但是两个月后我就不这么想了,而且越往后越焦虑。”

半年前,小A还在一家企业做会计,空闲之余,她还在着手准备中级考试的计划。

用她的话来说,生活两点一线,虽然工作不算是特别忙,但是每天进行着税费的计算与缴纳、各种汇算与清缴,就感觉生活缺了点激情。

“那时候满脑子就是诗和远方,我在想我还年轻,这种节奏是不对的,就算躺平一段时间又能怎么样。”

一旦一个想法占据整个大脑后,人就会被这种想法牵着走,小A很快就辞了职。

离开了自己熟悉的行业,小A拿着毕业以来的存款,去了心心念念的西藏,和好久不见的好友见面,甚至一个星期窝在家里追完了好几部剧。

图片

“那段时间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自由吧。”

但是不到两个月,小A发现,存款好像支撑不了自己持续的花销了,危机感一下子涌上心头,她决定重新找工作。

打开招聘软件,密密麻麻的信息挤满了屏幕,她试着投了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却发现简历都是石沉大海。

就这样有消磨了一两个月后,小A承认了这样一个现实,自己掌握的技能不足以支撑自己“择业自由”,更别提躺平了。

“除了一本初级会计证,我好像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的证书,我有想过去试一试销售行业,但是作为一个社恐人士,连我自己都知道自己的表达能力有多蹩脚。”

不过对小A而言,最可怕的是,自己躺平的这段时间,自己本业的能力也退步了不少,中级考试的计划更是无从谈起。

“面试过几家公司,笔试的时候有些问题,以前工作的时候都处理过,但是就感觉脑袋懵懵的,有种想写但是无从下手的感觉。”

面试最后还是失败了,小A的存款有些见底,不得不向家人寻求帮助。小A也直言,有些怀念以前工作的时光。

“我一直以为是工作太枯燥让我辞了职,其实想想,我的工作一直存在着欠缺,与其抱怨工作,不如想想改进工作的方式,从中找到乐趣。”

姓名:小B
年龄:23岁
失业8个月
”就很扯,可能这是我做过最失败的决定了!”小B一上来就毫不掩饰的自我解嘲道。

有着名校光环加身的小B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会失业的人,但实际上他已经失业8个月有余,而这距离他毕业才一年而已。

“学校还不错吧,一毕业就顺利进了国企。”

但仅仅四个月,小B就辞职了。用他的话来说,当时他就觉得,国企相对稳定的环境,限制了他发挥的空间。

“家里人很生气啊,但是当时我脑袋一热,就全然不顾了。”

面对家里人的责问,小B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的目标是四大,所以他会着手准备CPA,等通过一两门后,就会去四大面试。

图片

只不过,小B似乎高估了自己的决心。本来想在辞职后休息一个月,投身于书海中,却发现持续躺平成为了常态。

“一个月后,按照计划,我应该开始看书了,但是看着书上密密麻麻的字,全然没了精神,只能安慰自己,再休息几天,一定可以的。”

转眼8个月过去了,小B的看书计划才进行了不到10%

“突然发现自己就想这么一直躺着怎么办?别人躺平是因为遭遇了社会的毒打,我这边还没被打就已经选择躺平。”

前几天小B还加入了豆瓣的“985废物引进计划”,看着大家的诉说,他突然明白,进入社会最重要的就是放下自己的心气,沉心的去努力成长。

采访的最后,小B表示,自己不会去躺平了,他决定找一家公司做起来,在业余时间学习,充实自己的技能。

“就祝我好运吧,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可能是唯一不会让人废掉的办法,好在我还年轻,现在还来的及。”

姓名:小C
年龄:30岁
失业一年
小C可能是采访者中最特别的,在离职前已经做到了财务主管的位置。

“有段时间工作特别忙,和领导产生了一点小冲突,脑子一热就辞了职。”

小C说话时很坦然,但是也看得出来,从容的眼神里也藏着一丝不安。

“从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做的财会相关的工作,这家公司大概呆了有五年了,所以也慢慢爬到了主管的位置。”

失业后,小C感觉自己一直不在状态,陆陆续续做了几份兼职,其余大部分时候,他会做自己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这段时间过的很惬意,小C第一次感觉到了没有KPI压力的轻松感,他甚至说,当时真的有那么一点想一直躺平了。

不过一件的到来,让小C的立场发生了转变。

“回老家陪父母做了一次体检,第一次感觉到父母是真的老了。虽然说工作几年有那么一点存款,但是也只够自己活着,总有用光的一天,更别说给父母足够的保障了。”

“其实那一次和领导冲突,是因为领导认为我的报表参考价值不大。当时觉得自己吃力不讨好,所以一气之下才离的职。现在细细想来,这几年除了职位晋升,工作能力确实没有太大改善。去年公司开放了晋升渠道,我和另外两个人竞争财务总监的职位,现在想想,我被淘汰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最后,小C表示,重新找工作,可能意味着要从零开始做起,但是对他而言,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活,更是给家人和自己的一份保障。

图片

躺平≠“正义”




面对职场的压力以及巨大的生活成本,很多人认为,躺平并不可耻,那为什么越来越多躺平的人开始后悔了呢?

因为他们发现躺平也需要成本,而自己的能力又不足以给自己躺平的底气。

就像小A和小B一样,他们辞职的理由,都是岗位限制自己发挥的空间,但是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的能力可能并没有自己预期那般高,停顿的时间越久,自己的职业技能退化的越快,这简直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了。

小C的例子也侧面证明了这点。

直到最后,小C才发现,自己晋升的落败可能还是和自己的职业技能提升不足有关。正所谓,在其位,谋其事。很多时候,对于职场人而言,不是工作时间越久,就越有价值,低价值的重复劳动和高效的短时间操作,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很多从事财会的小伙伴经常会吐槽,自己的工作一眼望到头了,工资低,活又多,也就这样了。

事实是这样吗?

前两天,微博上有一条帖子,有个CPA考生说,自己今年报了CPA综合阶段,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就是CPA持证人了,7年时间的努力,自己终于一步步慢慢成为了想要的那个样子。

图片
这位考生的起点比很多的财会人都要低,但是7年时间从无到有。

他坚信自己的现状只是暂时的,他默默奋斗,终于实现了人生的蜕变。正如他所说,7年时间是蜕变,也是认清现实的过程。

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他必须比别人更努力,才能实现自我。他可能在最初的职业生涯中也遭遇了很多人所萌生的困扰,但是他戒骄戒躁,不断提升自己,最终化茧成蝶。

也有人可能会说,我年纪大了,工作这么多年也就这样了,所以我可以躺平。

我只想说,这只是另一个想要躺在舒适区的托辞。

有很多大龄备考的案例,比方说“67岁爷爷7进考场拿下首届法考,3天后找到工作“52岁养鸡大姐3进考场拿下司考“75岁奶奶死磕注会,退休后考出注会开始做审计,75了还在参加继续教育等等,都说明了年龄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发展的阻碍。

我曾经看过一位三胎宝妈的案例,做了十年全职太太后,这位宝妈三年考过注册会计师,并顺利进入会计事务所,而当时她已经38岁。

38岁,正是很多人口中常说的“35岁焦虑”,这位宝妈不仅仅成功再就业,而且是进入了门槛颇高的会计事务所。

图片 
说到底,你能否认清自己行业的需求,并不断根据需求提升自我,并为之奋斗,才是能否取得职业成就的最关键的原因。

愿“躺平”只是一句网络的玩笑,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找准自己的定位,戒骄戒躁,时光定不会辜负每一个默默努力的人。



对于财会人而言

中级职称是成功路上必备的敲门砖

距离中级考试还有50天+时间

那应该如何在短时间弯道超车
快速冲刺高分,稳过中级?

限时1元领取
靶向备考分班计划!!!

专业名师授课
所有参加中级会计考试的同学
一定!不要错过!
图片


来源:会计网
文章版权会计网kuaiji.com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头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