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其对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
会计信息相关性大白话解释
相关性就是“会计信息要能帮人做决定”。
对老板:知道哪款产品赚钱、哪项业务亏钱,才能调整经营方向;
对投资者:看清公司现金流是否健康,决定要不要投钱;
对普通打工人:了解公司利润增长是否可持续,判断要不要跳槽。
举个例子:
一家奶茶店老板需要知道:
相关:芒果奶茶的原料成本占售价的40%,但销量只占10%;
不相关:办公室打印纸用了多少包。
前者能帮他决定是否下架这款产品,后者对经营决策毫无帮助。
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核心要点
1.预测价值:能预见未来趋势
案例:
某新能源车企在财报中披露“预收订单金额50亿元”,投资者据此预测未来收入增长,股价上涨20%;
若只披露“已交付车辆收入30亿元”,不提供订单数据,则信息预测价值不足。
反面教训:
某生鲜电商未披露“用户复购率”,投资者误判其市场竞争力,结果次年复购率暴跌导致资金链断裂。
2.反馈价值:能验证过去判断
案例:
投资者根据某公司“研发投入占比15%”的数据,判断其技术竞争力强,后续新产品上市验证了这一判断,股价翻倍;
若财报只写“研发投入1亿元”,但不说明占收入比例,则无法评估投入效率。
3.及时性:过时的信息=无效信息
案例:
某服装企业3月发布年报,显示“冬季羽绒服库存积压5万件”,但投资者4月看到数据时已错过清仓季,无法决策;
若改为季度披露库存数据,可及时预警风险。
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实际应用场景
1.企业如何筛选相关信息?
(1)区分核心与非核心业务
案例:
某互联网公司主营广告收入,财报重点披露“广告客户留存率”“单客户贡献收入”;
边缘业务(如硬件销售)仅汇总披露,避免信息过载。
(2)按使用者需求分层披露
投资者:关注毛利率、现金流、市场份额;
供应商:关注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合作稳定性;
员工:关注薪酬增长率、社保缴纳情况。
2.反面案例:信息冗余的代价
案例:某上市公司年报用30页篇幅列示“办公用品采购明细”,却未披露“大客户依赖度”,结果大客户解约导致股价单日暴跌40%。
会计信息相关性对普通人的意义
1.职场选择
案例:求职者通过财报中的“员工培训投入”和“研发人员占比”,判断公司是否重视人才发展。
2.日常消费
案例:家长通过乳企财报中的“质检费用”和“研发投入”,选择真正重视产品的品牌。
3.理财投资
案例:基民查看基金季报中的“十大重仓股”和“股票仓位”,决定是否继续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