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考试由两大科目构成,但每科模块划分直接影响备考策略。小编基于IMA协会2025年最新考纲,结合中国考生特性,解析双科考试的知识框架、题型占比调整及不同阶段考生的模块优先级选择,帮助新手精准定位备考方向。
CMA考试包含哪两个科目?
2025年CMA仍维持科目一(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与科目二(战略财务管理)的架构,但模块权重出现调整:
科目一模块划分:
财务报告(35%):新增可持续性信息披露准则(ISDS)实操题;
成本管理(30%):智慧制造成本分配模型占比提升至18%;
绩效管理(35%):整合大数据分析工具(如Power BI仪表盘应用)。
科目二模块调整:
风险管理(25%→28%):增加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风控中的案例分析;
投资决策(30%→27%):ESG投资评估权重从5%提升至12%;
职业道德(15%):维持原比例,但引入AI伦理决策场景题。
重大变化:2025年2月考季开始,中文考试将同步更新所有新增知识点。
各科目题型分布有何调整?
2025年考试题型延续选择题+简答题结构,但分值比例优化:
科目一题型占比:
选择题:100题(75%分值),其中15%为多选混合题型;
简答题:2大题(25%分值),要求完成动态预算编制或碳排放成本报告。
科目二题型创新:
选择题:80题(含10道多选题),加入拖拽式数据分析题(如将财报指标匹配至相应分析维度);
简答题:需撰写数字化转型商业计划书(占15分),评分侧重逻辑连贯性与数据可视化。
操作工具新增:科目二允许使用内置Excel处理财务建模,但需现场标注公式推导过程。
不同考生如何规划模块学习顺序?
基于2024年考生通过率数据,推荐三类备考路径:
零基础跨行者(备考周期6个月)
科目一先攻:
优先学习成本管理与绩效管理(共占65%分值);
每日2小时精讲网课+30道专项习题;
提分工具:使用高顿《30天速通成本模块》手册,日均消化5个核心公式。
企业财务在职党(备考周期8个月)
科目二侧重:
利用工作经验理解风险管理实战案例;
重点突破投资决策中NPV与IRR的对比分析;
效率策略:通勤时间刷战略财务管理语音课(5倍速)。
会计专业在校生(备考周期4个月)
双科并联:
搭配学习科目一的财务报告与科目二的职业道德;
毕业答辩季避开7月考季,选择11月考季缓冲;
资源整合:将毕业论文数据转化为预算编制案例应用于备考。
科目模块关联性及学习技巧
科目一内部联动:掌握价值链分析可同步解决成本管理与绩效管理60%的题型;
跨科目知识迁移:科目二投资决策中的资本预算技术可直接用于科目一的绩效评价;
计算题速解口诀:
差异分析采用AQ×(AP-SP)三板斧;
现金流贴现背诵五年折现值系数表(0.909,0.826,0.751,0.683,0.621)。
以上就是【2025年CMA考试分为几部分?】的全部内容啦,如果还想了解更多CMA考试的相关政策,欢迎访问【CMA报考指南】栏目!一键轻松获取2025年CMA报名、考试费用、考试动态、证书等全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