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张雪峰老师一句“考cpa别太天真了”引发热议,却道破了财会人备考的残酷现实。作为国内含金量最高的证书之一,cpa不仅是专业实力的试金石,更是对毅力与策略的双重考验。2025年考试时间压缩、科目场次减少,考生若盲目备考,很可能在“卷中卷”的竞争中折戟。cpa小编结合官方政策与多年辅导经验,总结三大核心问题,让备考不走弯路。
一、张雪峰为何说“2025cpa考试难度更胜往年”?
张雪峰犀利的点评背后,直指cpa的三大“难坎”:
1.科目深度拉高:2025年考试时间缩减至2天,但专业阶段六科内容不减反增,例如《会计》新增的金融工具准则、《税法》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均对实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近5年《会计》平均通过率仅17.6%,单科500+小时的备考量让零基础考生望而生畏。
2.计算强度攀升:以《财管》为例,2024年考生反馈计算题占比超60%,2025年机考系统对公式输入速度的要求或将进一步加剧时间压力。部分考区会计科目设两场考试,但冲刺阶段的场次选择容错率极低。
3.五年轮回倒逼效率:专业阶段成绩仅5年有效,2025年考生若无法突破“每年过2-3科”的节奏,很可能因单科失效被迫重考。
二、2025cpa备考如何逆袭?科学的“三阶战术”来了!
与其盲目堆时间,不如精准突破:
►科目搭配:难易交叉+关联互补
会计+税法(约800小时):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底层逻辑强关联,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知识点可联动学习。
审计+战略(约600小时):内控与风险管理的实务框架相通,背诵量较大的科目搭配减轻记忆负担。
财管+经济法(约550小时):计算密集型与记忆型科目交替,避免大脑疲劳。
►阶段规划:拒绝拖延,踩准节奏
基础期(2024.9-2025.3):日均3小时,主攻《会计》长投合并、《审计》风险评估等重难点,配合思维导图搭建框架。
强化期(2025.4-7):近5年真题刷3轮,重点关注2024年考纲变动的40个考点(如租赁会计、反垄断法),错题整理率需达90%以上。
冲刺期(2025.8):全真模考每周2次,严格控制《财管》单题平均答题时间≤3分钟。
三、2025cpa考试时间如何影响冲刺策略?
官方已敲定:专业阶段8月23日-24日,综合阶段8月24日。细化到各科:
8月23日
08:30-11:30会计(第一场)部分考区增第二场,可优先报名
13:00-15:00税法增值税+个税大题必考
17:00-19:00经济法证券法与票据法押题重点
8月24日
08:30-11:00审计保持卷面逻辑清晰
13:00-15:30财管计算器提前调试,避免宕机
17:00-19:00战略模型分析题需结合案例
综合阶段考生注意:试卷一(鉴证业务)与试卷二(咨询业务)间隔2.5小时,午餐后勤查《执业准则》更新条款。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会计网注册会计师考试频道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