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经济师考试本身不包含英语科目,但职称评审中部分单位可能要求英语能力证明。备考需注重《高级经济实务》主观题训练,结合时政热点与机考技巧,提升逻辑表达与打字速度。
一、高级经济师考试是否涉及英语?
结论明确:不考!
根据官方政策及最新考试大纲,高级经济师考试科目仅《高级经济实务》一门,题型为主观题(案例分析、论述题),不涉及英语考试内容。此前部分考生误以为需考英语,源于混淆了“职称评审”与“考试”的环节。
评审环节的英语要求:
虽然考试本身不考英语,但部分单位在职称评审中可能要求提供职称英语成绩(如B级综合类)。不过,国家已取消职称英语的强制要求,具体以各省或单位规定为准。建议考生提前咨询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明确评审条件。
二、备考核心:聚焦《高级经济实务》
考试难度解析:
高级经济师考试以主观题为主(占比80%),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逻辑分析能力及快速表达能力。难点包括:
1.试题灵活:结合时政热点(如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需理论联系实际;
2.机考压力:180分钟内完成大量文字输入,打字速度慢易导致答不完题;
3.知识广度:涉及10个专业方向(如金融、财税),需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备考策略:
1.教材+思维导图:以教材为基础,梳理章节框架,标注高频考点;
2.真题+模拟训练:分析历年真题规律,模拟机考环境练习打字;
3.关注时政:结合经济热点(如LPR改革、中小企业融资)准备案例分析素材;
4.评审材料早准备:同步准备论文和业绩材料,避免考试通过后手忙脚乱。
三、常见误区与答疑
误区1:必须通过职称英语才能考试?
错!考试无英语要求,评审阶段需根据单位政策决定是否报考。
误区2:专业科目简单,裸考可过?
高级经济师通过率仅20%-30%,主观题需深度理解知识点,突击备考难以应对灵活题型。
备考疑问解答:
•Q:零基础如何规划学习?
A:建议分三阶段:3个月打基础(教材+网课)、2个月强化(真题+热点)、1个月冲刺(模拟+打字训练)。
•Q:机考操作不熟练怎么办?
A:使用模拟系统练习,熟悉计算器功能及答题界面,避免考试时因操作失误丢分。
高级经济师考试虽不考英语,但专业难度与评审门槛不可小觑。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善用资源,才能高效突破!若您仍有困惑,不妨点击在线咨询,老师一对一答疑,定制专属备考方案!
(注:文中政策信息截至2025年5月,具体以各地最新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