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CPA工作坊是什么?HKICPA工作坊考试全解析

对于许多内地考生来说,HKICPA考试中的“工作坊”(Workshop)是一个陌生又关键的环节。它既不像传统笔试那样单纯考核知识点,也不像论文答辩那般严肃,而是通过小组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考察考生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究竟什么是HKICPA工作坊?它需要参加几次?又有哪些通关技巧?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1_副本.png

一、HKICPA工作坊是什么?

HKICPA工作坊是QP(专业资格课程)考试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形式类似于学术研讨会。考生需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成果展示,展现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实务应用能力。工作坊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考试”,而更注重参与过程——即使答案有误,只要全程投入并积极发言,也能顺利通过。

具体流程上,工作坊分为多个环节:

材料准备:公会提前发送案例资料(Pre-Work material),考生需完成作业并按时提交;

小组讨论:当天分组后,围绕案例展开讨论,观察员会评估参与度;

成果展示:随机抽取小组进行英文汇报,导师会点评并提问。

整个过程强调互动性与团队协作,考生需灵活应对导师的临时提问,同时展现清晰的逻辑表达能力。

二、HKICPA工作坊一共有几次?

HKICPA工作坊共分为三个阶段,总计6次、8天,且必须按顺序完成:

入门工作坊(1天):需先完成或豁免8门基础科目;

专业阶段工作坊(4次,共4天):对应M11-M14四个模块,通过入门工作坊后方可参加;

综合工作坊(3天):需完成所有基础及专业阶段考试,且必须全程参与三天才能获得Capstone笔试资格。

值得注意的是,除最后的综合工作坊外,其他场次均可线上参与,但需提前测试网络并安装指定软件(如Zoom)。

三、HKICPA工作坊通关经验

材料准备要扎实:Pre-Work案例需仔细研读,尤其是合并报表、战略模型(如SWOT、ESG)等高频考点。若时间紧张,可优先梳理重点内容,确保讨论时能快速切入主题。

讨论环节多发言:观察员会记录发言次数,即使不确定答案,也要主动表达观点。抓住导师提问机会,或在聊天框补充想法。

展示与总结是关键:若小组被抽中汇报,需提前准备结构化内容(如PPT),确保逻辑清晰。英文表达不必追求完美,重点在于展现分析思路。

严守时间与纪律:迟到早退15分钟即视为缺席,需提前30分钟进入线上会议室测试设备。若遇突发状况,需及时联系公会并保留证据。

学习资料/免费课程/新人优惠券>>
文章版权会计网kuaiji.com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最新文章
作为香港会计行业的“黄金证书”,香港CPA考试以其高含金量和国际认可度吸引着无数财会人。然而,面对全英文考试、庞杂的知识体系以及低至35%的专业阶段通过率,如何高效备考成为考生最关心的问题。本文结合多...
2025-04-30
作为香港会计领域的黄金证书,香港CPA考试因其国际认可度高、题型灵活多样而备受关注。许多考生在备考初期常被复杂的考试形式“劝退”,但其实只要摸清题型规律,便能事半功倍。本文将聚焦“香港CPA题型有哪些...
2025-04-30
截至2024年7月,香港会计师公会(HKICPA)会员总数已突破4.7万人,注册学生约1.1万人。尽管总量可观,但实际执业会计师仅占约10%,约5000余人。值得注意的是,内地持证人数不足2000人,且高度集中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2025-04-28
最新更新
编辑推荐
全站精华
133 1191 2314
立即咨询
今 日 网 站 访 问 用 户 数
资料中心
今日领取时间仅剩
2 3
:
5 3
:
1 0
领取CFA试听课程
自动输入历史信息
立即预约
最新参与客户
题库火热使用中
1180人在线刷题中
会计网App
大小:147.93MB
立即下载
已获得11324345名会计学员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