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统计模块是《经济基础知识》科目的核心内容之一,占考试总分约21分。对于计划报考2025年考试的考生,尤其是新手,掌握统计模块的学习重点和命题规律至关重要。本文将从考试内容、题型分布、备考策略三方面,系统解析统计模块的复习方向,帮助考生高效拿分。
统计模块共5章,覆盖数据收集、分析与应用全流程,具体分为三大板块:
1.统计描述与数据整理(第23-24章)
核心:集中趋势(均值、中位数)、离散程度(方差、标准差)、分布形态(偏态系数、峰态系数)。
重点公式:标准差计算、相关系数公式需熟练推导。
2.抽样调查与统计推断(第25章)
必考:抽样方法(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抽样误差计算、置信区间构建。
难点: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应用场景区分。
3.时间序列与统计指数(第26-27章)
高频考点:时间序列预测(移动平均法)、指数编制(拉氏指数与帕氏指数)。
易错点:环比增长率与定基增长率的换算。
统计模块每年出题约21分,题型均为客观题,具体分布如下:
单选题(约10道):侧重基础概念,如“下列属于顺序数据的是?”
多选题(约5道):综合考查应用能力,如“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
案例分析题(1-2道):集中在时间序列预测或指数分析,需结合题干数据计算。
命题规律:
1.公式计算题占比40%:如标准差、抽样误差、指数计算等,需掌握快速解题技巧。
2.概念辨析题占比30%:如“普查vs抽样调查”“参数vs统计量”。
3.综合应用题占比30%:常见于案例分析,要求灵活运用多个知识点。
1.基础阶段:理解原理,构建框架(建议2周)
通读教材,标注高频公式(如标准差、置信区间)。
搭配网课视频,重点听老师对复杂概念(如假设检验)的案例解析。
提示:若自学困难,可点击页面【在线咨询】,领取试听课、公式速记手册或加入备考群,与老师一对一答疑。
2.强化阶段:刷题巩固,突破难点(建议3周)
每日练习30道专项题库,重点攻克计算题(如时间序列预测)。
整理错题本,归纳易混淆点(如“抽样误差”与“非抽样误差”)。
3.冲刺阶段:模拟实战,查漏补缺(建议1周)
限时完成3套真题模考,统计模块目标得分≥18分。
复盘错题,针对性复习薄弱章节(如统计指数编制方法)。
统计模块作为中级经济师考试的拿分关键,需考生扎实掌握理论公式并熟练应用。建议结合自身基础制定复习计划,优先突破高频考点。若对抽样方法或时间序列分析等难点存在疑问,可及时咨询专业老师,获取个性化指导。2025年备考已进入黄金期,系统规划+科学方法将助你顺利通关!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根据2024年考试大纲整理,2025年具体安排请以官方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