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服务
收藏本站
手机版
题目
【单选题】

李某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 )元定额扣除。

A: 300

B: 400

C: 500

D: 200

答案解析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

答案选 B

有疑问?
求助专家解答吧。
添加老师咨询
下载会计APP
相关题目
1、居民个人小霞是一家国有企业的职工,2021年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支出4560元,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 )元扣除。 2、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教育期间按照每月( )元定额扣除。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有关文件规定,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教育期间每月的定额扣除标准是( )元。 4、【0501048】纳税人在国外进行的学历继续教育或拿到了国外颁发的技能证书,也可享受每月400元或每年3600元的扣除( )。 5、李某报考某大学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3年制,学费每年3600);花费4800元报考了经济师课程,并通过了考试取得证书,李某当年可扣除专项附加(   )。 6、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7、小王家境贫寒,但是自幼学习成绩较好,高中毕业后更是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一所985院校的录取通知书。考虑到家庭经济困难,小王在犹豫到底是去工作还是继续读书。得知此事后,小王的班主任主动上门,劝说小王继续读书。班主任说尽管目前来看上大学会花费一定的钱,但是大学毕业后会比现在就出去工作更容易改善现在的状况。并且告知小王,政府提供了无息贷款并且帮小王提交了申请。大学毕业后,小王因为成绩优异被保送了本专业的研究生,同班的研究生同学中,部分同学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又重返校园进行学习。他们说,经济不景气,还不如提升一下学历。研究生毕业后,小王顺利进入一家高科技公司,不仅福利待遇好,而且公司比较重视培训。小王入职后既接受了一些通用的技术,也接受了一些只能用于本企业的培训。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关于班主任劝说小王去读书的说法,正确的是( )。 8、小王家境贫寒,但是自幼学习成绩较好,高中毕业后更是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一所985院校的录取通知书。考虑到家庭经济困难,小王在犹豫到底是去工作还是继续读书。得知此事后,小王的班主任主动上门,劝说小王继续读书。班主任说尽管目前来看上大学会花费一定的钱,但是大学毕业后会比现在就出去工作更容易改善现在的状况。并且告知小王,政府提供了无息贷款并且帮小王提交了申请。大学毕业后,小王因为成绩优异被保送了本专业的研究生,同班的研究生同学中,部分同学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又重返校园进行学习。他们说,经济不景气,还不如提升一下学历。研究生毕业后,小王顺利进入一家高科技公司,不仅福利待遇好,而且公司比较重视培训。小王入职后既接受了一些通用的技术,也接受了一些只能用于本企业的培训。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小王的班主任帮小王申请的政府的无息贷款,可以降低小王上大学的( )。 9、【资料1】 假设2019年中国境内GD公司职员高某全年收支情况如下。 (1)全年取得工资、薪金收入350000元,按照规定缴纳“3险1金”56250元,独生女小学教育支出80000元,赡养老人支出60000元,个人在职读博支出50000元。 (2)出租住房每月取得不含增值税租金收入5000元,缴纳的可以税前扣除的相关税费200元,无修缮支出。 (3)购买体育彩票中奖50000元,发生领奖交通费支出200元,并将其中10000元直接捐赠给GD小学。 (4)取得企业债券利息3000元,机动车保险赔款40000元,符合国家规定标淮的城镇房屋拆迁补偿款350000元,境内A上市公司股票转让所得13000元。已知:高某2019年每月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每月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每月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400元;对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偶然所得适用20%的税率;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如下。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1.有关高某2019年全年综合所得应纳税额,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10、据新闻媒体报道,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存在以下三种现象:第一,一部分家庭较好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花费较高,而另一部分家庭较差的大学生则非常节俭。有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很一般甚至很差。但借助父母的关系找到了工资水平较高的工作;而有些很优秀的大学生在刚毕业时工资水平却不高。第二,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很多企业开始降薪甚至裁员,一些在职人员选择回到学校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第三,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学生比例有所下降,希望读研究生的学生比例有所上升。促使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而不是马上就业的情形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