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网小编从NASBA及AICPA官网获悉,2025年USCPA考试延续了“核心+选修”的科目模式,允许考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单科或多科联报。小编结合最新考试规则及考生反馈,解析2025年考试科目组合策略,帮助新手高效规划备考路径。
一、2025年USCPA考试科目有哪些调整?
根据NASBA公告,2025年考试仍包含3门核心科目(FAR/AUD/REG)及3门选修科目(BAR/ISC/TCP),考生需通过3门核心+1门选修才能取证。与往年相比,2025年核心科目恢复为连续考试模式,全年每月均可报考,选修科目则固定在每季度首月开放考位(1月、4月、6月、7月、10月)。
科目类型 | 科目名称 | 考试频率 | 成绩发布时间 |
---|---|---|---|
核心科目 | FAR/AUD/REG | 每月可考 | 每月1次(5月、8月2次) |
选修科目 | BAR/ISC/TCP | 季度首月考 | 3月、5月、7月、9月、12月 |
二、一次报考几科更高效?
根据美国各州会计委员会数据,2025年考生平均通过周期为12-18个月。合理搭配科目可缩短备考周期,降低时间成本:
单科报考:
若会计基础较弱(如非专业考生),建议优先报考FAR(财务会计)。该科目涵盖24个章节,内容量占考试体系的30%,但通过后能为AUD/REG打下基础。单科备考周期建议2-3个月,利用每月考试窗口灵活调整进度。
两科联报:
国内考生因需赴美/国际考场考试,普遍选择两科联报。推荐组合:
FAR+AUD:内容重叠度高(如财报与审计流程),节省30%复习时间。
REG+TCP:税法知识连贯,避免重复记忆。两科联报需预留4个月以上备考期,注意错开选修科目考位(如6月考REG,7月考TCP)。
三、2025年考试日程如何安排?
核心科目:每月1日开放下月考位预约,成绩在考后9-30天发布。例如:1月考FAR,最快2月14日出分;5月考AUD,可分别在5月16日和8月15日查询成绩。
选修科目:6月新增考试窗口,成绩7月17日发布。若未通过,可在7月31日前申请补考,利用季度内二次机会。
国际考场:韩国、日本考点需提前45天预约,国内考生建议选择4月/10月报考,避开寒暑假签证高峰。
2025年USCPA考试政策为考生提供了更灵活的科目组合空间。新手应根据会计基础、时间充裕度及职业目标,选择单科突破或两科联报。重点关注5月、8月的双成绩发布窗口,以及6月选修科目补考机会。合理规划不仅提升通过率,更能降低备考焦虑。建议考生加入官方备考社群,获取最新考位动态及教材优惠,稳步推进取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