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债权资产,主要包括应收款项(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和预付款项(如预付账款)。这是初级会计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第三章“资产”的核心考点,直接影响企业资金流动性与财务报表真实性。
分类与核算范围:
应收款项:
应收账款: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应向客户收取的款项,含价款、增值税及代垫费用。
应收票据:持有的未到期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其他应收款:非购销活动产生的债权,如员工借款、保险赔款、保证金等。
预付款项:
预付账款:按合同约定提前支付给供应商的货款或服务款。
示例:某制造企业向供应商预付30%货款(12万元)采购原材料,收到货物后补付余款28万元。预付账款初始确认时借记“预付账款”科目,收货后冲减并补付差额。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核算逻辑
1.初始确认与计量原则
公允价值计量:按实际交易金额入账,含增值税及代垫费用。
商业折扣处理:扣除折扣后净额确认收入,如商品原价10万元打9折,按9万元入账。
现金折扣处理:根据2025年考纲调整,现金折扣按可变对价原则计入“财务费用”。
会计分录示例:
销售商品确认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11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000
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113,000
贷:应收账款113,000
2.特殊业务的账务处理
应收票据贴现:
票据面值10万元贴现后实收9.8万元,贴现息2,000元计入“财务费用”。
借:银行存款98,000
财务费用2,000
贷:应收票据100,000
预付账款核销:
若预付账款无法收回(如供应商破产),需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坏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