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票据是指企业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或融资需求,向供应商、银行等出具的书面付款承诺,属于流动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初级会计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的核心考点。
应付票据的核心分类:
商业承兑汇票:由企业直接承兑并承担付款责任,信用基础为企业自身信誉。
示例:某建材公司向钢材厂采购原材料,出具一张6个月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承诺到期支付货款。
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担保承兑,企业需向银行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信用风险较低。
示例:某食品加工厂通过银行开具3个月期的银行承兑汇票用于支付包装材料费用。
利息属性区分:
带息票据:票面标注利率,到期需支付本金+利息(如年利率5%的融资票据)。
不带息票据:中国常用形式,到期仅支付票面金额。
应付票据的核算逻辑与会计处理
1.初始确认与入账规则
签发票据:按票面金额计入“应付票据”科目,交易费用直接计入财务费用。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含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票据——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手续费处理: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时支付的手续费计入当期损益。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2.利息计提与到期支付
带息票据:期末需计提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科目。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到期偿付:
借:应付票据
应付利息(如有)
贷:银行存款
3.违约处理
商业承兑汇票违约:转为“应付账款”,需支付违约金。
借:应付票据
贷:应付账款
银行承兑汇票违约:银行垫付后转为“短期借款”,并产生罚息。
借:应付票据
贷:短期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