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分为以下三类: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这是初级会计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第三章“金融资产”的核心考点,分类依据为业务模式(持有目的)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能否通过本金加利息测试)。例如,企业购买债券若以收取利息为目的且符合本金加利息特征,则归为第一类。
三类金融资产的特点与实务应用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特征:
业务模式为“持有至到期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
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为“本金+利息”(通过SPPI测试)。
核算科目:
债权投资(如国债、企业债券)。
案例(教材例题改编):某制造企业购入5年期国债100万元,票面利率3%,每年付息,到期收回本金。该资产按摊余成本计量,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特征:
业务模式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出售”;
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为“本金+利息”或指定为权益工具(如非交易性股票投资)。
核算科目:
其他债权投资(债券类)、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股权类)。
案例:某科技公司持有A公司非交易性股票,指定为第二类金融资产。股价波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股利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处置时累计收益转入“留存收益”。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特征:
业务模式为“短期交易获利”;
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不限(如股票、衍生品)。
核算科目:
交易性金融资产(如短线股票、基金)。
案例:某贸易公司以50万元购入B公司股票,计划3个月内出售。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出售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初级会计考试高频考点与试题解析
1.分类依据与重分类限制
核心规则:
第一类与第三类不可重分类;
第二类中的权益工具一经指定不可撤销。
易错点:误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第三类)重分类为债权投资(第一类),导致科目错乱。
2.实务操作与会计分录
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真题改编):
例题:企业以银行存款100万元购入股票,支付佣金1万元。1个月后公允价值涨至110万元,会计分录为:
初始确认: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0,000
投资收益10,000
贷:银行存款1,010,000
公允价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