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成本的计算需基于实际成本原则,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这是初级会计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第三章的核心考点,也是企业存货管理的基石。存货成本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考生需结合实务场景深入理解其核算规则。
示例: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外购一批芯片,单价100元/片,采购1000片,支付运费5000元、保险费2000元,运输途中合理损耗10片。其采购成本计算为:
总成本=(1000×100)+5000+2000=107,000元;
107,000/900≈108.08元/片
(合理损耗计入成本,但数量需调整)
存货成本的构成要素
1.采购成本:外购存货的核心支出
构成范围:
买价(不含可抵扣增值税);
运杂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
入库前挑选整理费;
进口关税、消费税等不可抵扣税费。
易错点:
合理损耗:计入存货成本(如运输损耗在合理范围内);
非正常损耗:计入营业外支出(如自然灾害导致的损毁)。
案例:某食品加工厂进口冷冻原料,支付买价50万元、关税5万元、运费2万元,入库前分拣人工费1万元。采购成本=50+5+2+1=58万元。
2.加工成本:生产环节的追加投入
核算逻辑:
直接人工(生产线工人工资);
制造费用(设备折旧、车间水电费等分摊)。
特殊处理:
定制化产品:设计费可计入成本(如医疗器械定制);
通用产品:设计费计入当期损益。
案例:某服装厂生产一批衬衫,消耗布料成本2万元,支付工人工资1.5万元,分摊制造费用0.5万元。加工成本=2+1.5+0.5=4万元。
3.其他成本:特定场景的必要支出
适用场景:
委托加工费(如珠宝企业外包抛光工序);
特殊仓储费(如化工原料需恒温存储的额外成本)。
限制条件:
日常仓储费(如成品仓库租金)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案例:某酒厂委托外部加工瓶盖,支付加工费3万元、往返运输费0.5万元,委托加工成本=3+0.5=3.5万元。
不同来源存货的成本计算规则
1.外购存货:价、费、税的精准归集
公式:
外购成本=买价+不可抵扣税费+直接归属费用
考试重点:
增值税专用发票中可抵扣的进项税额需剔除;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需调整数量但不调整总成本。
2.自制存货:生产全流程的成本整合
核算步骤:
归集直接材料与人工;
分摊制造费用(按工时或产量);
计算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真题链接(改编):
单选题:某企业生产A产品,直接材料3万元,直接人工2万元,制造费用1万元,产量1000件。单位成本为()元。
A.60
答案:A;解析:单位成本=(3+2+1)×10,000÷1000=60元。
3.委托加工存货:全链条费用追溯
成本范围:
原材料实际耗用成本;
加工费、运输费、保险费;
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收回后直接销售时计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