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途物资就像网购时“已发货”的包裹——你付了钱,商品正在快递途中,但还没到你手上。对企业来说,这就是已经付款但还没到货的原材料、半成品或商品。比如奶茶店向供应商订购了100箱珍珠粉圆,钱已经转账,但货物还在运输车上,这100箱珍珠就是典型的在途物资。
举个制造业的例子:
汽车厂向钢材厂采购了50吨钢板,通过铁路运输需要3天时间。财务部已经支付货款,但仓库还没收到货物。这3天里,钢板就属于在途物资,会计账簿上会单独记录这笔“在路上”的资产。
拆解在途物资的“四大流动成员”
1.原材料:生产线上的预备役
典型场景:家具厂采购的松木板材正在长江水运途中
隐藏价值:某灯具厂通过GPS实时追踪在途铜材,提前3天调整生产排期,避免停工损失
2.半成品:流动的组装零件
特殊形态:
手机屏幕总成从深圳运往郑州富士康
预制菜中央厨房发往各门店的半成品料理包
风险案例:冷链运输的冰淇淋原料因温度失控,到厂后全部报废
3.库存商品:奔向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
电商特色:
双11期间,某服装品牌的5万件羽绒服从仓库发往各地云仓
生鲜平台的帝王蟹正在凌晨的冷链车上疾驰
管理创新:某超市利用区块链技术,实时查看在途商品的温湿度数据
4.生产辅料:隐形的流动补给
不可或缺:
印刷厂采购的油墨正在高速公路上
化工厂订购的催化剂通过跨境铁路运输
建筑工地等待中的混凝土添加剂
惨痛教训:某药厂因灭菌剂运输延误,整批疫苗生产延期两周
藏在运输单里的“特殊物资”
1.跨境在途:跨越海关的漫漫长路
典型案例:
德国进口的精密机床正在中欧班列上
东南亚采购的橡胶原料漂在南海货轮中
通关秘籍:某外贸公司为价值千万的芯片购买“在途物资保险”,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2.定制化运输:特种物资的专属通道
特殊装备:
运送液晶面板的防震气垫车
运输疫苗的-20℃冷藏集装箱
搬运精密仪器的无尘运输舱
创新案例:某半导体企业采用氮气运输车,将晶圆途中氧化率降至0.01%
3.数字化物资:云端流动的“虚拟库存”
新形态:
云计算服务商已购买但未部署的服务器
游戏公司采购的软件授权密钥正在邮件传输中
管理革命:某SAAS企业开发在途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实时监控1000+软件授权码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