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网小编梳理了2025年AICPA考试改革后的科目选择策略。根据最新政策,核心科目仍为FAR、AUD、REG,选修科目调整为BAR(商业分析与报告)、ISC(信息系统与控制)、TCP(税务合规与规划)三选一。
BAR、ISC、TCP科目特点是什么?
BAR整合原BEC与FAR高阶内容,50%为财务数据分析题型,需掌握线性回归等工具;ISC新增区块链审计模块,要求基础编程逻辑;TCP侧重复杂税务场景推演,计算量占比60%。
如何制定个性化选科策略?
考生可从三个方向切入决策:
1.职业规划优先
企业财务/审计岗:优先选BAR,匹配财报编制、风险管理需求。
四大IT审计岗:ISC必修,涉及系统穿透测试与数据加密技术。
外资企业税务岗:TCP更实用,尤其适合处理IRS稽查案例。
2.备考难度平衡
通过率对比:TCP(73%)>BAR(68%)>ISC(58%)。
题量差异:BAR仅50题,ISC达82题,时间压力显著不同。
3.知识衔接效率
FAR与BAR有30%知识点重叠(如合并报表),联考可节省时间。
REG与TCP税务模块高度关联,适合税法基础扎实者选择。
2025年科目备考顺序如何规划?
推荐两种高效组合方案:
方案一:稳扎稳打型
FAR(4个月):夯实会计基础,重点突破政府会计与非营利组织准则。
AUD(3个月):衔接FAR财报知识,强化审计流程与内控测试。
REG(3.5个月):主攻联邦税法,同步准备TCP选修内容。
TCP(2个月):利用REG知识迁移,专攻税务合规案例分析。
方案二:冲刺速通型
FAR+BAR联报(5个月):BAR题量少且与FAR重叠,适合会计专业考生。
AUD+ISC联报(4个月):IT审计岗可同步提升审计与系统控制能力。
REG单独备考(3个月):集中突破商法与税法条款。
避坑提示:非IT背景慎选ISC,涉及Python脚本审计;英语薄弱者避免BAR写作题型。
2025年考试时间与成绩有效期
核心科目:全年开放考试,每月可预约(如1月23日、4月23日等)。
选修科目:仅限季度首月考期(1月、4月、7月、10月)。
成绩有效期:单科18个月内需通过全部科目,过期需重考。
好了,以上就是【2025年AICPA改革后如何选BAR、ISC和TCP科目】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关于USCPA相关政策,请访问【USCPA报考指南】栏目!一键轻松GET USCPA报名条件、报名费用、补学分、证书互换等全面信息!新的一年USCPA(美国注册会计师)考证新征程,会计网陪您一起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