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5月20日上午场考试已圆满落下帷幕,根据考生反馈的考情来看,此次考试涉及的考点包括资源税范围、增值税简易计税税目范围、电子记账凭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劳动合同、消费税、非货币职工福利、劳动合同、企业所得税等。
1、A公司将一张C公司于2022年2月15日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给B公司,B公司于
汇票到期日2022年6月15日向付款人请求付款时遭到拒绝,B公司向A公司行使追索权的最
后日期为()。
A.2022年9月15日
B.2024年2月15日
C.2022年12月15日
D.2024年6月15日
【答案】C
解析:持票人对一般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
2、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存款人不得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是()。
A.非法人企业
B.异地临时机构
C.异地常设机构
D.单位设立的独立核算的附属机构
【答案】B
解析:下列存款人,可以申请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1)企业法人;
(2)非法人企业;(选项A)
(3)机关、事业单位;
(4)团级(含)以上军队、武警部队及分散执勤的支(分)队;
(5)社会团体;
(6)民办非企业组织;
(7)异地常设机构;(选项C)
(8)外国驻华机构;
(9)个体工商户;
(10)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区委员会;
(11)单位设立的独立核算的附属机构,包括食堂、招待所、幼儿园;(选项D)
(12)其他组织,即按照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成立的组织,如业主委员会、村民小组等组织;
(13)境外机构。
3、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单位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对单位处以()。
A.20万以下的罚款
B.100万以下的罚款
C.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D.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对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单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并可以处20万以下的罚款。
4、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在下列会计工作岗位中,出纳可以兼任的工作是()。
A.会计档案保管
B.收入费用账目登记
C.成本费用核算
D.固定资产卡片登记
【答案】D
解析: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5、2025年4月,王某在某房地产公司举办的有奖购房活动中中奖获得一辆小汽车,房地产公司提供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上注明价税合计金额为79100元,国家税务总局核定该类型车辆的车辆购置税最低计税价格为73000元。小汽车车辆购置税率10%,根据车辆购置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王某应缴纳车辆购置税()元。
A.6460.18
B.7910
C.7000
D.7300
【答案】D
解析:不含税价格=79100÷(1+13%)=70000元<73000元,则王某应缴纳车辆购置税=73000×10%=7300(元)。
6、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所得来源地的是()。
A.销售货物所得
B.提供劳务所得
C.动产转让所得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答案】D
解析:选项A,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选项B,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
选项C,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选项D,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1、下列各项法律事实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A.王某和李某订立了一份采购合同
B.某市发生地震灾害
C.某企业接受委托运输货物
D.钱某拾得一部手机
【答案】AC
法律行为是法律关系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
解析:选项B属于法律事件,选项D属于事实行为。
1、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不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的转移。()
【答案】正确
解析: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以出售、赠与互换或者其他方式将土地使用权转移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不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的转移。
2、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虽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但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答案】正确
解析: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而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必须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3、甲企业委托B公司加工一批应税消费品,其消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甲企业提货的当天。
【答案】正确
解析:纳税人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其消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货的当天
4、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错误
解析:申请人对复议范围中征税行为不服的,应当先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