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的票据;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的票据。汇票与本票是初级会计考试“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章节的核心考点,二者的法律性质、使用规则及实务场景存在显著差异,考生需结合《票据法》条文及教材案例精准掌握。
汇票与本票的六大核心区别
1.基本当事人不同:三方关系vs两方关系
汇票:涉及出票人、付款人、收款人三方当事人。例如某制造业企业(出票人)委托银行(付款人)向原材料供应商(收款人)支付货款。
本票:仅有出票人和收款人两方。例如银行签发本票向客户支付存款本息,银行同时承担出票人和付款人角色。
考试重点:汇票的付款人可以是银行或企业,本票的付款人只能是银行(我国仅承认银行本票)。
2.票据性质不同:委托证券vs自付证券
汇票:属于委托证券,付款人是否履行义务需经过承兑程序。例如商业汇票需经银行承兑后,付款人才承担付款责任。
本票:属于自付证券,出票人签发即承担绝对付款义务,无需承兑。例如客户持银行本票可直接要求银行兑付现金。
违规案例:某企业误将未承兑的商业汇票视为有效支付工具,导致供应商拒收,引发合同纠纷。
3.付款期限规则不同:灵活期限vs见票即付
汇票:付款日期可记载为见票即付、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见票后定期付款四种形式。例如国际贸易中常用见票后90天付款的远期汇票。
本票:我国法律规定本票仅限于见票即付,最长付款期限为2个月。例如某零售商使用银行本票支付店面租金,需在出票后2个月内提示付款。
题目演练:
单选题:下列票据中必须见票即付的是()。
A.商业承兑汇票
B.银行本票
C.转账支票
D.银行汇票
答案:B
解析:我国本票仅限见票即付,银行汇票可约定远期付款。
4.主债务人责任不同:承兑人vs出票人
汇票:承兑前主债务人为出票人,承兑后为承兑人。例如某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后,承兑银行成为第一付款责任人。
本票:出票人自始至终为主债务人。例如银行签发本票后,即使持票人超期提示付款,银行仍须承担付款责任(但持票人丧失对前手追索权)。
5.权利保全要求不同:双重责任vs单一责任
汇票:持票人未按期提示承兑或付款,将丧失对所有前手(包括出票人、背书人)的追索权。例如某外贸企业未在汇票到期日前提示承兑,导致无法向背书人索赔。
本票:持票人未按期提示付款仅丧失对前手背书人的追索权,出票人仍须付款。例如某建筑公司超期2个月提示本票,仍可要求银行付款,但无法追究前手责任。
6.使用场景与行业规范不同
汇票:适用于跨地区、跨企业的信用交易,常见于国际贸易和供应链金融。例如汽车制造商通过商业承兑汇票向零部件供应商延期支付货款。
本票:主要用于同城即时结算,如房地产交易中的大额定金支付。例如购房者使用银行本票向开发商支付首付款,确保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