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级会计实务》5月18日下午场考试已落下帷幕,根据考生反馈的考情来看,主要考点涉及有:个税、应付职工薪酬、劳动合同、支付结算、所有者权益、应付职工薪酬、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损失等。
1、属于企业非流动负债的是()
A、应付票据
B、短期借款
C、预收货款
D、其他长期应付款
答案:D
解析:应付票据(A)、短期借款(B)、预收货款即合同负债(C)均为流动负债;其他长期应付款(D)属于非流动负债。
2、甲公司和乙公司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两家独立公司,2024年1月1日甲公司取得乙公司30%的股份,并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1200万元。2024年1月25日,乙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800万元:2024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的影响,2024年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1 800
B、1 200
C、3 200
D、1 560
答案:D
解析: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的股份并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应采用权益法核算。会计分录如下:
乙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240(800x3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40
乙公司实现净利润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600(2000x30%)
贷:投资收益600
2024年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200240+600=1560(万元)
3、资产负债表中,应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的项目是()
A、应付票据
B、长期借款
C、无形资产
D、短期借款
答案:C
解析:选项AD,应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选项B,应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选项C“无形资产”项目,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应该选C
4、某企业某月发生以下支出:固定资产报废净损失40 000元,税收滞纳金2000元,合同违约金10 000元。则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为()元
A、40 000
B、42 000
C、2 000
D、52 000
答案:D
解析: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捐赠支出、盘亏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等。故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40000+2 000+10000=52000(元),选择D。
5、下列各项中
固定资产发生盘亏报经批准前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A、固定资产清理
B、待处理财产损溢
C、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D、材料成本差异
答案:B
解析:固定资产发生盘亏报经批准前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等(A选项正确)
贷:固定资产
6、甲公司期末“应付利息"科目货方余额为1万元,“应付股利"科目货方余额为2万元,"其他应付款”科目贷方余额为130万元。则期未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应付款“项目“期末余额”栏的列报金额为()万元。
A、130
B、131
C、133
D、132
答案:C
解析:“其他应付款”项目应根据”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科目则期未资产负债表”其他应付款”项目应填列金额=的期末余额合计数填列,1+2+130=133(万元)
7、下列各项中,固定资产报废净损失应借记会计科目是()
A、固定资产清理
B、营业外支出
C、资产处置损益
D、管理费用
答案:B
解析:固定资产报废争损失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8、甲公司期末“应付利息”科目货方余额为10万元,,"应付股利"科目货方余额为300万元“其他应付款”科目货方余额为30万元。则期未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应付款”项目“期未余额”栏的列报金额为()万元。
A、30
B、40
C、340
D、310
答案:C
解析:其他应付款”项目应根据“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科目的期未余额合计数填列,则期未资产负债表“其他应付款”项目应填列金额=10+300+30=340(万元)。
1、下列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以后会计期间不能转回的有()
A、固定资产
B、应收账款
C、无形资产
D、库存商品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
选项AC,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2、下列各项中,应通过“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的有()
A、印花税
B、房产税
C、车船税
D、企业所得税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
选项D,企业所得税计提通过“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
1、政府决算报告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以预算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题目所述内容正确。
2、事业单位应交纳的增值税应通过“应缴财政款”科目核算。()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单位按照国家税法等有关规定应当缴纳的各种税费,通过“应交增值税”“其他应交税费”科目核算,不通过“应缴财政款”科目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