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这类合同并非“永久铁饭碗”,而是强调劳动关系稳定性和持续性,只有在法定情形下(如退休、企业破产等)才能终止。
典型案例:
教育行业:某重点高中数学教师连续任教满10年,第三次续签时依法转为无固定期限合同,校方不得无故解聘。
医疗行业争议:某三甲医院护士工作9年11个月时遭解雇,法院认定医院“恶意规避签约义务”,判赔12个月工资。
签订条件:触发终身契约的“四把钥匙”
1.十年工龄门槛
制造业案例:某汽车厂装配工连续工作满10年,企业拒绝续签无固定期限合同,最终被劳动仲裁机构判定支付双倍工资差额。
2.国企改制特殊保护
国有企业案例:某钢铁集团改制时,工龄满10年且距退休不足10年的老职工,依法强制转为无固定期限合同。
3.二次续签强制条款
互联网行业:某电商平台与程序员连续签订两次3年期合同后,第三次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否则需支付双倍工资。
4.满一年未签书面合同
建筑行业警示:某工地包工头未与钢筋工签订书面合同,满1年后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需补缴社保并支付赔偿金。
解除与终止:打破“终身制”的法定情形
1.企业可合法解除的情形
重大过失解除:某生物实验室技术员伪造实验数据(违反《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企业可立即解除合同且无需赔偿。
客观情况变化:某外贸公司因中美贸易战停产,经协商未能与无固定期限合同员工达成调岗协议,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后解除合同。
2.违法解除的“双倍代价”
直播行业案例:某MCN机构无理由解雇签约满5年的主播,需支付10个月工资的赔偿金(2倍经济补偿)。
特殊场景下的“智慧运用”
1.试用期规则
合规操作:某科技公司与算法工程师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约定6个月试用期(法定上限),试用期工资为正式薪资的90%。
违法警示:某物流公司要求无固定期限合同员工“二次试用”,被劳动监察部门罚款并补发工资差额。
2.竞业限制对等性
芯片行业案例:某半导体企业与首席工程师约定离职后2年竞业限制,每月支付2万元补偿金,违约金约定为年薪的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