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金及附加,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必须交给国家的“各种税费”,比如卖商品要交消费税、用土地要交土地使用税、签合同要交印花税等。它相当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本”,直接影响利润表中的支出项。
税费性质:属于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支出,需与收入匹配(如卖100万元的货,需计算对应的消费税、城建税等)。
科目调整:2016年“营改增”后,原“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更名为“税金及附加”,并将房产税、车船税等“四小税”从管理费用调整至该科目。
税金及附加包括哪些内容?
税金及附加涵盖以下税费:
1.消费税
适用场景:生产或销售特定消费品(如烟酒、高档化妆品、汽油)的企业。
例子:某白酒厂销售一批白酒,销售额50万元,消费税税率20%→应交消费税10万元。
2.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建税)
适用场景:所有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企业。
计算方式:按增值税、消费税之和的7%(市区)、5%(县城)或1%(其他)计算。
例子:奶茶店当月缴纳增值税1万元、消费税0.5万元(市区税率7%)→应交城建税(1万+0.5万)×7%=1,050元。
3.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
用途:支持教育事业。
计算方式: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消费税之和的3%,地方教育附加按2%。
例子:服装厂缴纳增值税2万元→教育费附加2万×3%=600元,地方教育附加2万×2%=400元。
4.资源税
适用场景:开采矿产或生产盐的企业。
计算方式:按销售量或自用量×单位税额。
例子:煤矿开采100吨原煤,单位税额5元/吨→应交资源税500元。
5.“四小税”
房产税:按房产原值或租金收入计税(如企业自有厂房年原值100万元,税率1.2%→年缴1.2万元)。
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土地面积×年税额(如仓库占地1,000平方米,年税额5元/㎡→年缴5,000元)。
车船税:按车辆类型定额征收(如公司货车年缴1,200元)。
印花税:按合同金额的0.03%~0.1%征收(如签订100万元销售合同→缴纳300元)。
6.其他税费
土地增值税:房地产企业转让房产时按增值额计税(如房企卖房增值50万元,税率30%→缴税15万元)。
环境保护税:排放污染物企业按排放量计税(如化工厂排放污水,年缴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