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产生的纠纷,核心特征是主体特定性与内容关联性。
主体特定性:争议一方必须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内容关联性:争议必须围绕劳动关系的权利义务展开,如工资、社保、劳动合同履行等。
典型场景:
外卖骑手争议:某平台骑手因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主张确认劳动关系并要求补缴社保,但平台以“合作关系”为由拒绝。
程序员维权:某IT工程师因公司单方调岗降薪,要求恢复原岗位薪资,企业则以“绩效考核不合格”抗辩。
劳动争议的十大常见类型
1.劳动关系确认争议
案例:某直播主播与经纪公司未签订合同,主播主张劳动关系存在以索要加班费,公司则辩称属于“经纪合作”。
2.劳动合同履行争议
职场案例:某教育机构教师因怀孕被要求签署“自愿降薪协议”,拒绝后遭停课,引发履行合同争议。
3.工资报酬争议
生活场景:奶茶店员工月薪4000元,老板以“营业额未达标”为由仅发放3000元,员工申请仲裁追讨差额。
4.工伤赔偿争议
高危行业案例:建筑工人高空坠落致残,企业拖延工伤认定,家属通过仲裁主张医疗费与伤残补助金。
5.社保与福利争议
新兴行业纠纷:某互联网公司将员工社保按最低基数缴纳,员工离职后要求补缴差额遭拒。
6.加班与休假争议
电商行业案例:某电商公司“618大促”期间强制员工每日工作14小时,拒绝支付3倍加班费。
7.违法解雇争议
环保企业纠纷:某环保公司以“不服从工作安排”为由开除办公室主任,法院认定解除程序违法。
8.集体劳动争议
餐饮行业案例:某连锁餐饮企业拖欠98名员工3个月工资,员工集体申请仲裁并达成调解协议。
9.竞业限制争议
生物医药案例:某药企前研发总监入职竞对公司,原企业以违反竞业协议索赔300万元。
10.绩效考核争议
航天行业案例:某航天公司设定“月维修单65单+创收1.5万元”的考核指标,员工因无法达标工资骤降80%。
不属于劳动争议的特殊情形
以下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保金的纠纷;
家政服务人员与家庭的劳务纠纷;
农村承包经营户与雇工的纠纷。
典型案例:
某家庭与育儿嫂因工资支付产生矛盾,法院判定属于民事纠纷而非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