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总额与现金流出总额的差额。它是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最终计算结果,反映企业通过长期资产投资和金融资产运作实现的净现金收益或净现金消耗。该指标是初级会计考试《初级会计实务》“财务报告”的核心考点,考生需重点掌握其构成项目与实务计算逻辑。
核心规则:
现金流入:出售长期资产、收回投资本金及收益、处置子公司收到的现金等。
现金流出:购建长期资产、支付投资对价、取得子公司支付的现金净额等。
示例:某科技公司2025年出售一项专利技术收到现金300万元,同时购入设备支付现金500万元,则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00万-500万=-200万元(净流出)。
核心构成与分类解析
1.现金流入项目
出售长期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如设备、厂房)、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的处置收入。
案例:某制造企业以现金800万元出售闲置厂房,计入“处置固定资产收到的现金”。
收回投资本金及收益:包括债券到期收回本金、股票出售收益、股权投资分红等。
案例:某基金公司收回5年期企业债本金1,000万元及利息100万元,合计1,100万元计入本项目。
处置子公司收到的现金净额:扣除子公司持有现金后的净额。
案例:某零售企业出售子公司收到现金1,500万元,子公司账面现金300万元,净额1,200万元计入本项目。
2.现金流出项目
购建长期资产:包括设备购置、自建工程、无形资产开发等支付的现金。
案例:某物流公司自建仓储中心支付工程款1,200万元,计入“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
投资支付的现金:购买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及佣金。
案例:某生物医药企业以现金500万元购入某初创公司股权,另支付券商佣金10万元,合计510万元计入本项目。
取得子公司支付的现金净额:支付对价现金减去被收购方账面现金。
案例:某企业以现金2,000万元收购子公司,子公司持有现金500万元,净流出1,500万元计入本项目。